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马欢
2025年诺贝尔奖于10月6日起陆续揭晓,这项已持续124年的科学盛事再次引发全球关注。自1901年首次颁奖以来,诺贝尔奖已颁发1000多个奖项,但令人惊讶的是,诺贝尔基金会不仅未花完初始资金,反而通过投资理财使资产增值近200倍。
特别是从2023年起,单项诺奖奖金从1000万瑞典克朗提升至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836万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每位获奖者除奖金外,还将获得18K金奖牌和荣誉证书。
图源:诺贝尔奖官网
1895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立下遗嘱,将3100万瑞典克朗遗产设立为诺贝尔奖基金。次年诺贝尔去世后,瑞典于1900年成立诺贝尔基金会,专门管理这笔资金。1901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五周年),首届诺贝尔奖正式颁发,此后除战争期间外,每年10月公布得主,12月10日举行颁奖典礼。
最初基金仅靠利息支付奖金,1901年首届获奖者仅获15万瑞典克朗。但通过百年投资运作,基金资产已飙升至超61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46亿元),较初始金额增长近200倍。
2024年宣布化学奖得主现场 图源:诺奖官网
诺贝尔基金会早期投资策略极为保守,主要配置国债等“安全证券”,前50年年化收益仅2%-3%。这种单一策略导致资金紧张,加之通胀影响,到1945年单项奖金实际购买力较1901年缩水超七成。
转折点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瑞典政府解除投资限制后,基金会开始涉足股票和房地产。1980年代美股牛市推动资产大幅增长,1987年末美股投资市值达12.87亿瑞典克朗。到1999年末,总资产已达39.38亿瑞典克朗。
奖金数额随投资收益波动:1981年单项奖金100万瑞典克朗,2001年增至1000万瑞典克朗并维持十余年。2011年全球股市低迷导致亏损1900多万瑞典克朗,奖金降至800万瑞典克朗;2017年股市回暖后回升至900万瑞典克朗。
2024年宣布文学奖得主现场 图源:诺奖官网
为降低市场风险,诺贝尔基金会持续优化资产配置。2019年投资组合中,股票占比超50%,房地产与基建投资10%,固定收益产品10%,对冲基金25%。这种多元化策略在2020年取得显著成效,当年投资回报率近9%,财务稳定性大幅提升,单项奖金恢复至1000万瑞典克朗。
截至2022年底,基金投资资本达57.99亿瑞典克朗,2023年进一步增至61亿瑞典克朗。同年,基金会决定将单项奖金提升至1100万瑞典克朗,创历史新高,较1901年初始奖金价值提升300%。
诺贝尔奖近年奖金数额情况 图源:诺奖官网
随着2025年诺贝尔奖揭晓在即,这笔跨越三个世纪的财富传奇将继续书写新篇章。从战争到经济危机,诺贝尔基金会通过精准投资实现了科学奖励与财富增值的双赢,为全球慈善基金管理提供了经典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