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消费 杨伟
持续数年的“贵酒”商标争夺战迎来终局。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近日作出终审判决,*ST岩石(600696.SH)旗下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及关联企业被禁止使用“贵酒”字号,并需向贵州贵酒赔偿经济损失超400万元。这场商标拉锯战的落幕,或将彻底改变这家A股最年轻白酒上市公司的命运轨迹。
根据判决文书显示,贵州贵酒前身为1985年成立的贵阳酒厂,2016年被洋河股份收购后开启品牌维权之路。而上海贵酒相关业务主体多成立于2016-2018年间,双方在酱香型白酒市场的品牌冲突早已埋下伏笔。这场始于2021年的商标官司,历经一审、发回重审、再审程序,最终以贵州贵酒全面胜诉告终。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贵酒的证券简称至今仍为“*ST岩石”,而公司全称早已变更为“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这种“名实分离”的特殊状态,折射出其曲折的资本运作史——从豪盛股份、利嘉股份到多伦股份,再到引发市场争议的“匹凸匹”,这家公司数次更名均伴随股价异常波动,被投资者戏称为“A股不死鸟”。
借助2015-2016年间的资本运作,韩氏父子通过五牛基金等主体取得岩石股份控股权,随后通过收购贵州高酱酒业、江西章贡酒业等资产,构建起覆盖酱香、浓香、果酒等全品类的产品矩阵。2019年更名后,公司营收从2020年的7971万元暴增至2023年的16.29亿元,归母净利润突破9000万元,一度成为白酒行业“黑马”。
但这种依赖资本驱动的扩张模式难以为继。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骤降至2.85亿元,同比下滑82.54%,净利润亏损2.17亿元。经销商数量从2023年的4465家锐减至772家,降幅超过80%。更严峻的是,多家供应商因货款纠纷提起诉讼,部分案件已进入执行阶段,暴露出其业务体系的脆弱性。
上海贵酒的困境与控股股东海银财富的非法集资案密切相关。作为海银系实控人韩宏伟之子,韩啸掌控的上市公司与海银系存在深度业务关联。2023年底海银财富产品赎回危机爆发后,韩氏父子于2024年9月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直接导致上市公司股权冻结、高管离职潮。目前公司市值已从巅峰期的170亿元跌至不足20亿元,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行业分析师指出,白酒行业的挤压式增长特征在调整期愈发明显。2024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同比下降3.7%,而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对于缺乏品牌积淀和产业基础的上海贵酒而言,失去核心商标意味着丧失市场辨识度,其保壳前景不容乐观。
尽管白酒股在A股市场具有稀缺性,历史上舍得酒业、皇台酒业等也曾通过重组实现重生,但上海贵酒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一方面,其与海银系的关联债务可能形成重组障碍;另一方面,商标纠纷判决后,品牌重建需要巨额投入和时间积累。当前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仅余数千万元,而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合计超过5亿元。
这场始于资本狂欢的白酒故事,或许正走向最残酷的结局。当潮水退去,缺乏产业根基的企业终将暴露在沙滩之上。对于投资者而言,上海贵酒的案例再次警示:在白酒行业,品牌与品质才是穿越周期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