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户外服饰赛道激战:坦博尔、伯希和冲刺港股,谁将突围?

时间:2025-10-14 09:15:21 来源:斑马消费 作者:斑马消费

作者:斑马消费 沈庹

近年来,国内户外运动市场蓬勃发展,不仅让北面、始祖鸟等国际品牌大放异彩,也为本土品牌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日前,本土户外服饰品牌坦博尔向联交所递交了聆讯资料,计划登陆港股主板;而早在5个月前,伯希和也已正式向港股发起冲刺,意图成为中国高性能户外服饰的第一股。



出圈:从鞋厂到户外服饰新星的蜕变

坦博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并非专业户外服饰企业,而是一家鞋厂。26年前,王勇萍、王丽莉夫妇并购了中美合资企业青州青远鞋业,涉足鞋类生产制造。随后,他们又收购了苏北羽绒服厂,成功切入羽绒服赛道。2004年,这对夫妇在山东青州成立了青州坦博尔服饰,推出了城市轻户外系列服饰产品,精准锁定了追求简约、实用且兼具舒适与精致风格的消费者。截至目前,该系列已拥有387个SKU。

凭借实惠的价格,城市轻户外系列逐渐成为坦博尔的收入支柱。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该系列产品的平均售价分别为245.4元、281.7元、358.2元及338.0元,销量分别为2467.3千件、2666.8千件、2555.0千件及1328.0千件。同期,该系列产品的销售收入分别为6.06亿元、7.51亿元、9.15亿元和4.49亿元,分别占公司收入的82.7%、73.6%、70.3%和68.2%。

与坦博尔不同,伯希和户外运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则从互联网品牌起家,通过冲锋衣产品切入市场。其经典系列产品定价在500-800元区间,被称作始祖鸟的“平替”代表品牌。2024年,伯希和旗下经典系列产品(包括冲锋衣)实现收入14.61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82.7%。

在募资计划上,两家企业各有侧重。伯希和计划将募资用于渠道销售网络建设、品牌知名度提升、品牌定位强化、数字化能力以及营运资金补充等;而坦博尔则计划将募资用于研发新型材料、品牌及渠道升级、供应链管理,并着眼于收购或投资国内外户外品牌。

竞速:户外热潮下的市场机遇

坦博尔和伯希和以极致性价比产品行走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表现平平,直至2022年户外元年到来,户外服饰由专业装备走向大众消费,冲锋衣等户外服饰产品不再局限于极端应用场景,而是延伸至时尚潮流化。

在户外热潮的推动下,户外服饰场景进一步分化,衍生出露营、徒步、骑行、钓鱼等细分领域。坦博尔和伯希和终于抓住了市场机会,实现了快速发展。

2022年至2024年,伯希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79亿元、9.08亿元和17.66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0.24亿元、1.52亿元、2.83亿元。同期,公司毛利率由2022年的54.3%增至2024年的59.6%,这一盈利水平优于本土品牌探路者和牧高笛,甚至略高于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

坦博尔的经营状况同样喜人。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32亿元、10.21亿元、13.02亿元及6.58亿元,年(期)内利润分别为0.86亿元、1.39亿元、1.07亿元和0.36亿元。以2024年营业收入计,伯希和、坦博尔分别为户外服饰行业第3、4名。

然而,随着收入的逐年增长,坦博尔和伯希和的产品结构性短板也逐渐显现。为打破这一局限,伯希和将产品品类从冲锋衣延伸至越野鞋、登山鞋等,并在今年1月推出了巅峰系列,该系列的连体羽绒服、登山鞋以及帐篷售价分别为1.28万元、0.56万元和3万元。坦博尔则先后推出了顶尖户外系列和运动户外系列,逐渐成为公司新的业务支撑。

在销售渠道上,两家企业均以线上为主。2022年至2024年,坦博尔线上渠道收入由2.26亿元增至6.26亿元,所占公司总收入比重由30.9%增至48.1%;伯希和线上DTC销售渠道收入由3.31亿元增至13.51亿元,期内所占比重均在7成以上。为争取更大的增量,两大品牌积极布局线下,截至2024年,坦博尔线下门店合计608家,伯希和线下门店合计146家。

营销加持:品牌影响力提升的代价

坦博尔和伯希和在最近几年的声名鹊起,与公司不惜砸下重金进行营销加持品牌影响不无关系。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坦博尔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为1.99亿元、3.55亿元、5.08亿元和2.06亿元,分别占各期公司总收入的27.3%、34.8%、39%和39.7%。其中,广告及推广费用分别为0.32亿元、0.56亿元、1.13亿元和0.37亿元。

坦博尔认为,通过名人代言及KOL推广产品十分重要,但对代言人较为苛刻。2024年9月至今,公司3次调整品牌代言人,先后签约周也、黄轩和钟楚曦。伯希和同样如此,2022年至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为1.20亿元、2.77亿元和5.87亿元,分别占各年总收入的31.8%、30.5%和33.2%。2024年,伯希和的广告及推广费用同比增加1.89亿元,主要是营销活动、达人合作和代言费的投入增加。

然而,在营销上舍得砸钱的同时,两家企业对产品的研发投入似乎不太在意。2022年至2024年,伯希和研发费用开支占比由3.58%降至1.78%。同期,坦博尔研发开支占比由3.55%降至2.84%。销售及分销开支的增长影响了企业的盈利水平。2024年,坦博尔净利率约为8.2%,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净利率进一步下探至5.5%。

户外服饰热潮之下,行业既面临户外服饰品牌混战、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又受到传统服饰企业跨界涉足户外服饰领域的冲击。在这样市场竞争格局之下,刚崛起的二线户外服饰品牌面临重重考验。在偏重营销的策略之下,线上退货率持续增长。据招股书,伯希和退款负债由2022年的1267.3万元增至2024年的4426.0万元。退货加剧了库存压力,2022年至2024年,伯希和存货规模分别为1.54亿元、2.38亿元、5.95亿元,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279天、189天和213天。

相比之下,坦博尔的存货规模更大。2022年至2024年,其存货规模由3.33亿元增至6.93亿元,2025年上半年增至9.31亿元。同期,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292.2天、242.0天和295.1天,今年6月末升至485.4天。

靠性价比崛起的二线户外品牌,如何保持性价比优势不被友商稀释,同时提升产品专业度以无限接近行业顶流品牌?这是留给它们的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