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见习作者 | 李梦冉
编辑 | 魏佳
继短剧业务后,小红书将目光投向了娱乐直播领域。2024年4月启动娱播内测,9月1日正式开放直播公会入驻,标志着其正式进军这一赛道。
然而,这一选择引发了行业关注:一边是常被贴上“下沉市场”标签的短剧与娱播,另一边是用户群体中一二线城市占比达50%的小红书,两者间的定位差异显得颇为微妙。
从2010年前后秀场直播兴起,到2016年虎牙、斗鱼凭借游戏直播切入泛娱乐领域,再到抖音、快手依托短视频流量优势快速崛起,娱播行业已走过近十年发展历程。如今,这一市场早已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头部平台格局趋于稳定。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抖音、快手占据用户规模与生态成熟度优势,但观众对内容品质、创意及情绪价值的需求持续提升,为后来者提供了差异化竞争空间。以“男团播”为例,这一细分赛道在小红书上迅速崛起,人气榜与礼物榜前十中,男团直播间占比超七成,显示出强劲的用户需求与变现潜力。
小红书的高净值用户群体(女性占比超70%)与男团直播的受众特征高度契合,为其提供了天然优势。但如何将社区生态优势转化为直播流量,并在头部平台夹击下找到适配玩法,仍是待解难题。
与直播带货不同,娱播以唱歌、跳舞、聊天互动等娱乐形式为主,核心变现逻辑依赖观众虚拟礼物打赏。小红书初期通过高分成政策吸引公会:基础分成50%,叠加开播任务(2%-6%)、内容任务(3%-7%)、流水任务(2%-8%)及新主播3个月内10%返点,综合分成最高达81%。
尽管该比例未获官方确认,但多位公会工作人员证实,小红书处于娱播起步阶段,政策吸引力显著。例如,抖音公会通常“五五开”分成,新人额外返点20%,最高分成仅70%;而小红书公会普遍分成超60%,部分场景下可达90%。
2024年8月,小红书更新分成规则:将月有效流水≥50万、≥100万区间的额外分成从5%、8%降至4%、7%,下调第二档、第三档月有效开播时长要求,同时新增“主播家薯流水任务”(考核粉丝团人数增长率与维持率),引导主播深耕粉丝关系。
政策调整后,公会表现出现分化。三果文化公会初期派驻100多个团,如今仅剩20个,且以男团为主;而音禾秀传媒则主攻小红书,主打高标准男团,主播多为明星伴舞、韩国练习生等,认为“小红书用户对高质量男团的接纳度更高”。
小红书礼物榜截图
目前小红书娱播尚处起步阶段,头部账号粉丝体量多在十万级左右。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泛娱乐直播市场规模约1341亿元,其中虎牙、斗鱼、YY等老牌平台占据游戏直播超七成份额,抖音、快手则切走大部分娱播市场。
对比头部平台,小红书的底牌在于用户画像:高净值女性用户占比超70%,对才艺类直播的粘性更强。苏禾透露,其集团8月流水前五名的分公司中,排第一和第五的均以男团为主,体现小红书用户的氪金潜力。行业数据也显示,女粉占比超九成的女团直播间,月流水贡献显著。
小红书娱播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机制透明度不足。初期规则制定存在“试错期”,审核标准模糊,导致部分公会遭遇限制。例如,三果文化曾因规则边界不明确,直播间从10万+在线人数骤降。
此外,头部公会缺席现象突出。SK、OST等头部机构暂未入驻,喜予文化仅开通男团账号。小公会涌入虽降低门槛,但低成本直播间易引发用户反感,近期有用户吐槽“80%直播间内容低俗”。
社区氛围的特殊性也是挑战。抖音、快手的娱播生态基于“流量快速分发”,而小红书核心是“内容社区”,用户更习惯慢节奏互动,对强娱乐属性的团播模式适配性较低。若娱乐直播与社区调性冲突未解决,可能损耗用户信任,拖慢商业化进程。
小红书近期在商业化方面动作频繁:6月开放淘宝、京东外链跳转,8月调整架构组建“大商业板块”,9月宣布向全行业品牌开放“种草直达”,并新增“市集”一级入口。此前,其通过“品牌号”“买手电商”“生活方式电商”等概念探索差异化电商定位。
但娱播与电商的变现模式差异显著。娱播依赖粉丝打赏,平台收入主要来自公会抽成。以团播为例,用户充值“薯币”购买礼物(1元=7薯币),礼物价格从1薯币到60000薯币不等,打赏金额决定主播表演顺序、站位等。
这种“情绪付费-打赏”逻辑与小红书“产品种草-交易”的电商逻辑存在差异。资深MCN从业人员认为,小红书核心仍在“社区”与“高净值用户”,娱播更多是“试水”,大概率不会作为重点。
不过,团播行业正经历专业化转型。帅库网络举办线上演唱会,喜予旗下主播发行个人EP,OST主播参演短剧,SNH48成员、徐圣恩等专业艺人转型团播主播,为小红书提供了潜在机会。
对小红书而言,当前需持续完善平台机制:吸引优质团播资源与目标用户,保证用户粘性,同时在“种草社区”与“团播娱乐”间找到平衡。这场布局能否成功,仍需市场持续反馈。
*题图来源于pexels,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苏禾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