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13日讯(编辑 史正丞)北京时间周一晚间,资本市场迎来一则重磅消息:AI行业龙头OpenAI与半导体巨头博通正式宣布,将联合开发规模达10吉瓦(GW)的定制AI芯片及配套网络系统机架。这一合作直接推动博通股价开盘后飙升近10%,市值单日激增超1500亿美元。
(博通日线图,来源:TradingView)
据博通首席执行官陈福阳上月财报会议透露,公司预计2026财年人工智能相关收入将因「新大买家」加入而显著增长。事实上,博通9月曾披露获得一份来自匿名客户的100亿美元定制芯片订单,此次与OpenAI的合作正是该订单的落地。
根据联合声明,OpenAI将主导芯片与系统架构设计,博通负责具体开发与部署工作。双方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启动部署,至2029年底前完成全部10吉瓦算力的建设。
OpenAI总裁布洛克曼表示,通过自主设计芯片,公司能够将开发前沿模型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直接融入硬件底层。「这将开启更高层级的智能与能力,实现模型响应速度、性能表现和运行成本的全面突破。」
这一战略与OpenAI近期其他芯片采购形成协同效应:英伟达上月宣布向其投资最多1000亿美元,用于配置至少10吉瓦算力;上周OpenAI又与AMD签署协议,计划部署6吉瓦尖端算力卡。三笔交易累计需要26座常规核电站规模的电力供应。
在周一更新的OpenAI播客中,CEO奥尔特曼透露双方已合作18个月,「从晶体管层面重新构思技术架构」,覆盖从底层硬件到ChatGPT用户交互的全流程。他强调:「通过优化技术堆栈,我们能在保持性能的同时大幅降低成本。」
此次合作使OpenAI跻身Alphabet、亚马逊等自研AI芯片的科技巨头行列。博通提供的网络技术方案,也将帮助OpenAI降低对英伟达专有技术的依赖度。
陈福阳在播客中直言:「自主研发芯片才能掌控命运。」这一观点与OpenAI近期动作形成呼应——公司正通过多元化芯片供应商策略,构建更具弹性的技术生态。
面对「AI投资泡沫」的质疑,布洛克曼直言当前10吉瓦算力「不过是通用人工智能愿景的九牛一毛」。据周一消息,奥尔特曼近期向员工透露,OpenAI计划到2033年新建250吉瓦算力,按英伟达芯片价格估算,耗资将达10万亿美元。
「我们需要创造新型融资工具来支撑这一计划。」奥尔特曼坦言,但未透露具体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博通定制芯片预计将比英伟达产品更具性价比,这或许将成为OpenAI控制成本的关键。
随着AI技术向通用人工智能(AGI)演进,全球科技巨头正展开一场算力军备竞赛。OpenAI的250吉瓦目标若实现,将相当于当前全球数据中心总容量的数倍,这场竞赛的终极影响或将重塑整个科技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