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中国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AI如何成为破局关键

时间:2025-10-14 12:11:06 来源:远川研究所 作者:远川研究所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进入收官阶段,全球制造业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据《南华早报》梳理,过去十年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等10个关键领域已实现超86%的战略目标,与国务院公布的'十四五'工业成绩单形成互证:制造业增加值突破40万亿元,连续15年稳居全球首位,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实力显著提升。

在规模优势持续扩大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企业正将目光投向更前沿的领域——全链智能化转型。从动力电池到汽车工业,产业界已形成共识:下一轮竞争将由智能化水平决定。华为制造与大企业军团CEO刘超指出:'向AI要效益已成为业务增长的关键命题。'

智能化转型的双重挑战


来源:华为联合中国信通院、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和罗兰贝格咨询

技术范式迁移带来的组织重构压力,使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困境。某长三角企业CIO形象描述:'当前工厂日产百万件服装靠的是极致成本控制,但未来要在同等成本下实现百万件产品个性化定制,需要技术、工艺、流程的全面革新。'

这种变革需求与历史经验形成鲜明对比。19世纪工业革命催生现代企业制度,20世纪计算机技术孕育平台型组织,而AI革命对数据、算力、算法的协同要求,使传统组织架构显得力不从心。Argo AI的解散案例更警示:智能化转型存在巨大不确定性,企业需要更稳健的路径选择。

华为的数智化实践范式

在产业探索中,华为凭借'科技+制造'的双重属性脱颖而出。其昇腾系列芯片、MindSpore开源框架、基础大模型等技术方案,构建了完整的智能工具箱。更关键的是,华为自身经历多次技术转型,积累了应对组织变革的宝贵经验。

2024年美的集团与华为的合作颇具代表性。通过部署Atlas 900 A3 SuperPod超节点,美的实现智慧家居、智慧企业、智慧工厂三大业务智能化,半年内增效2.8亿元,提效490.4万小时。华为驻场专家团队确保了超大规模AI算力与企业业务的深度适配。


美的智能工厂规划

汽车领域的实践更具标杆意义。华为与江淮尊界超级工厂合作打造的智慧工厂,实现80%生产设备互联,支持数万种C2M定制化选配。其'原子级'质量管理体系覆盖全流程26000余检测点,尊界S800内饰木纹板通过唯一ID追踪,实现0.2毫米级瑕疵检测,确保每辆车内饰纹路完美衔接。

场景化落地的中国方案

面对学术创新与产业落地的'时差'问题,华为提出'场景+AI'解决方案生态。其推出的六大智能化助手覆盖研发、生产、供应等全链条,盘古大模型已在新药研发、冶炼管理等领域实现商业应用。

《工业与AI融合应用指南》提出的'三层五步八法'方法论,为企业提供清晰转型路径:

  • 第一层:明确目标、筛选高价值场景,营造全员AI应用氛围
  • 第二层:构建可复用数据集,挖掘工业知识资产,引进适配模型
  • 第三层:建立AI测评体系,持续校准训练模型


图片来源:《工业和AI融合应用指南》

刘超强调:'行业智能化是全产业链协同的系统工程。'华为正通过持续AI研发投入和场景化经验分享,构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黑土地'。当AI参数量以指数级增长时,企业需要的是可迭代、可落地的智能化路径,而非简单的技术堆砌。

在这场变革中,华为的实践证明:通过深度融合前沿技术与产业场景,中国制造企业完全有能力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智能化转型之路。



参考资料:

[1]Exclusive|Made in China 2025: China meets most targets in manufacturing plan, proving US tariffs and sanctions ineffective, SCMP

[2]What venture capitalists learned in China: Green Daily, Bloomberg

[3]Argo.AI Dies While MobilEye Soars On The Same Day, What Does It Mean For The Industry?, Forbes

[4]工业与AI融合应用指南2025,华为&中国信通院等

作者:任彤瑶
编辑:李墨天
责任编辑:任彤瑶
封面图片来自ShotDe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