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段永平再度抄底茅台:长期价值投资的智慧与争议

时间:2025-10-15 18:12:57 来源:投中网 作者:投中网

4月8日,全球股市因多重因素剧烈波动,知名投资人段永平再次出手,抄底英伟达、苹果、台积电、谷歌及腾讯等科技巨头。这些操作的市场表现印证了其投资眼光。近日,在白酒板块震荡加剧的背景下,段永平通过雪球平台透露,已增持贵州茅台股票,引发市场热议。

面对投资者对茅台终端销售价格持续下滑的质疑,段永平以一句反问回应:“你担心什么?”这种看似“云淡风轻”的态度,实则暗含对茅台长期价值的坚定信心。作为雪球平台的“活跃用户”,段永平的每一次发声都牵动着投资者的神经。

白酒板块震荡:茅台的“抗跌性”受考验

当前,白酒行业整体承压。中秋国庆双节期间,茅台动销数据平淡,股价较3月高点下跌近10%。与2021年创下的2437.55元/股历史高位相比,市值缩水近半。然而,这并非段永平首次力挺茅台。今年6月,他曾反问市场“大家在害怕什么”;3月,面对网友“是否适合为子女买入作为成长基金”的提问,他直接给出“合适”的答案。

据雪球博主统计,自2012年首次重仓茅台以来,段永平不仅从未减仓,更在2024年股价跌破1300元、2025年估值回调时逆势加仓。这种“越跌越买”的操作,与其长期价值投资理念高度契合。

危机中的逆向操作:从塑化剂到疫情冲击

段永平对茅台的信心并非盲目。2012年,白酒行业因“塑化剂事件”遭遇信任危机,茅台股价从266元暴跌至118元,经销商退货潮频发。段永平委托美国实验室检测茅台产品安全性,确认品质无虞后大举买入。他当时判断:“喝酒的人不会因为塑化剂就不喝白酒了,茅台的生意模式不会因此改变。”这一判断最终被市场验证——2013年,茅台主营收入超越五粮液,登顶中国酒业。

2013年,中央“八项规定”和限制三公消费政策出台,白酒行业进入三年寒冬。段永平仍坚持“不会卖”的态度,直至行业复苏。2013年至2021年,茅台股价涨幅超20倍,成为A股核心资产。

2020年疫情冲击下,高端白酒消费场景骤减,茅台股价单日暴跌7.9%,终端零售价松动。公募基金纷纷减持避险时,段永平明确表示“一股未卖”,并解释:“疫情只是暂时影响消费场景,茅台的品牌吸引力和需求刚性没有变化。”

2024年“酒价双杀”:段永平再度加仓

2024年,飞天茅台批发价从2700元跌至2200元,股价全年跌幅达8.46%,市场充斥“茅台信仰崩塌”的论调。然而,在股价闪崩至1250元时,段永平再度加仓,并在雪球发帖称:“市场短期是投票器,长期是称重机,所以市场还是那个市场,茅台也还是那个茅台。”

他指出,茅台与电子产品行业不同,“不好卖时只是被动增加年份酒库存,以后赚得更多”。这种库存即利润的特性,使其具备天然抗风险能力。

茅台的稀缺性:品牌、工艺与库存的“三重壁垒”

段永平将茅台定义为A股唯一同时满足“品牌垄断、定价权、抗通胀”三要素的企业。其不可替代性体现在多重维度:品牌上,茅台已超越饮用价值,成为高端社交场景的“硬通货”;工艺上,独特的酿造环境与五年陈酿周期构成天然壁垒;库存属性上,茅台酒越存越值钱,与普通消费品贬值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模式令曾是消费电子创业者的段永平羡慕不已——“学习机卖不动就报废了”。不过,近两年茅台终端售价的下探,也确实考验着投资者的耐心。

财务数据稳健:茅台的“抗周期”底气

截至2024年,茅台净利润突破857亿元,较上年增长14%,账上现金近2000亿元,资产负债率低于20%,无任何有息负债。核心盈利指标更显亮眼:毛利率长期维持在91%左右,净资产收益率(ROE)常年保持在30%以上,远超巴菲特提出的15%优质企业标准。即便在2025年行业调整期,茅台仍逆势实现增长,上半年营收893.89亿元,净利润超过400亿元,在白酒行业的营收占比达27%,利润占比接近50%,龙头地位稳固。

13年投资路:质疑声中的“噪音”与坚持

从2012年首次买入到2025年持续增持,段永平对茅台的投资已跨越13年。围绕茅台的质疑从未间断:禁酒令、消费降级、喝酒有害健康、年轻人不喝白酒……但这些声音在茅台稳健的财务数据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8年前,曾有商业分析文章断言:“随着契约社会、法治社会成熟,茅台的‘润滑剂效应’会降低。”如今看来,这种担忧过于天真。段永平的智慧在于,他不会被“噪音”干扰,而是坚守“企业基本面根本性恶化”这一卖出原则。至少从目前看,茅台的财务数据远未达到这一标准。

段永平是否拥有“点石成金”的能力?或许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在长期价值投资的道路上,耐心与信心,往往比短期波动更重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