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上纬新材控制权变更:智元机器人短期不注入,要约收购持续推进

时间:2025-10-16 08:11:24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经济观察报


近期,上纬新材(688585.SH)的控制权变更事件持续引发市场关注。随着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元创新”)明确表态,市场对于智元机器人是否将通过上纬新材实现“借壳上市”的猜测逐渐平息。

几天前,上纬新材在核查公告中明确指出,在未来36个月内,智元创新并无通过上市公司进行“借壳上市”的计划或安排。这一表态意味着,尽管智元机器人董事长邓泰华已成功拿下上纬新材的控制权,但短期内并无将智元机器人注入上市公司的打算。

然而,邓泰华并未停止其增强对上纬新材控制权的步伐。10月14日晚,上纬新材发布了董事会关于此次要约收购事宜致全体股东的报告书,揭示了收购人及股东对上市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同,以及通过本次要约收购进一步增强控制权的意图。

根据公告内容,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智元恒岳”)正在积极推进要约收购上纬新材37%股份的事项。此次要约收购期限共计30个自然日,即从9月29日至10月28日。智元恒岳作为由智元创新及其核心团队共同出资设立的持股平台,其行动备受市场瞩目。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智元恒岳的要约收购价格定为7.78元/股,该价格远低于上纬新材当前88.51元/股的市场价格。如此“悬殊”的价格差距,使得投资者几乎不可能以7.78元/股的价格将股票“贱卖”给智元恒岳。

但据记者了解,根据智元恒岳与原控股股东在今年7月初签订的协议,上纬新材原控股股东SWANCOR IND.CO.,LTD.(Samoa)(以下简称“SWANCOR萨摩亚”)及其一致行动人已决定将其持有的上纬新材股份1.36亿股(占总股本33.63%)预受要约。这部分“定向”股份已经占到智元恒岳此次要约收购目标数量的91%,显示出收购方对控制权的强烈渴望。

此次要约收购,实为邓泰华入主上市公司计划中的关键一环。此前,智元恒岳及其一致行动人已通过股份转让获得了上纬新材29.99%的股份。同时,上纬新材原控股股东一方(SWANCOR萨摩亚等及其一致行动人)不可撤销地承诺放弃行使所持有上市公司全部股份的表决权,为邓泰华的上位铺平了道路。

通过前两步操作,邓泰华在9月23日正式成为上纬新材的实控人。彼时,上纬新材宣布股份转让完成过户登记,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恒岳,邓泰华也由此成为实际控制人。

对于以7.78元/股价格拿到上纬新材大量股份的智元恒岳以及邓泰华而言,此次交易无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尽管由于否认注入传闻而股价进入调整,但截至10月15日收盘,上纬新材收盘价格仍高达88.51元/股,较7.78元/股的价格涨幅达1037.66%。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智元创新在未来36个月内不会被注入上市公司,但对于智元来说,这次拿下上纬新材的整体交易仍然具有深远意义。他指出:“上纬新材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其最大的意义在于融资平台的功能。此外,相关股票可以抵押贷款,股票上涨后,智元自身可以将股票抵押融资。”

王骥跃进一步分析称:“上市公司在融资后,可以投资智元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的资产。之前智元需要自己投资、研发投入以及进行其他资金投入的领域,在控制上纬新材后,相关投资智元都可以交由上纬去做,只要不构成同业竞争就没有障碍。”

然而,他也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他表示:“当前支撑上纬新材股价的是未来可能的资产置入和新业务投资,但是智元方面并未提出具体的方案,也明确3年内不会进行资产置入。而公司股价已经大幅上涨,投资者需要谨慎对待。”

(作者 黄一帆)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黄一帆

华东新闻中心记者 关注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和资本市场中所发生的好玩的事,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对已知事物挖掘未知面。 关注领域:上市公司、券商、新三板。擅长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