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A股新开户数据引发市场关注后,融资融券(两融)业务数据再掀热潮。中证数据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披露,2025年9月市场新开融资融券账户达20.54万户,环比8月增长12.24%,同比激增288%,创下年内单月开户数新高。这一数据标志着A股两融市场活跃度进入全新阶段。
据中证数据统计,截至9月末,全国融资融券账户总数已攀升至1529万户。更值得关注的是,A股融资余额从二季度末的1.85万亿元飙升至三季度末的2.39万亿元,单季度增幅达29.19%。Wind数据进一步显示,截至10月16日,两融余额已突破2.45万亿元大关,市场资金参与热情持续高涨。
两融账户增长轨迹揭示市场热度
从中证数据披露的月度开户数据可见端倪:2025年1月新开7万户,2月增至9.73万户,3月突破14万户,4-6月维持在8-10万户区间,7月回升至12.36万户,8月达18.3万户,最终9月以20.54万户创下峰值。这种阶梯式增长轨迹,与A股市场整体回暖趋势高度契合。
截至10月16日,两融市场参与者结构呈现新特征:个人投资者达771.81万名,机构投资者5.02万家,当日参与交易的投资者43.83万名,平均维持担保比例维持在279.01%的健康水平。这些数据表明,市场风险承受能力整体稳定。
券商动态调整:规模扩张与风控并行
面对两融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头部券商迅速作出战略调整。浙商证券于9月24日宣布,将融资类业务规模从400亿元提升至500亿元;华林证券更是在年内两度上调信用业务上限,3月设定62亿元规模后,9月9日进一步上调至80亿元。华林证券高管向媒体表示:"近期市场行情向好,融资融券规模快速上涨,调整旨在把握市场机遇,满足投资者需求。"
风控升级: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成焦点
在业务扩张的同时,券商对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华林证券9月29日公告称,自10月13日起将沪深交易所标的证券的融资保证金比例统一上调至100%。该券商人士解释:"此前上调规模是响应市场需求,如今融资余额增长过快,调整属于常规风控措施。"
这种"降杠杆"操作并非个例。8月25日,国金证券已率先将除北交所以外的标的证券融资保证金比例从80%上调至100%。国金证券相关人士强调:"调整主要基于自身经营考虑,属于业务常规优化。"融资保证金比例上调直接影响投资者杠杆水平——比例从80%升至100%,意味着投资者用相同保证金可融资的金额减少20%。不过目前行业多数券商仍维持80%的保证金比例。
责编:战术恒
排版:刘珺宇
校对:李凌锋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