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2025券商再融资差异化松绑:定增市场升温与监管导向

时间:2025-10-19 15:06:04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国际金融报

2025年,券商定增市场迎来新一轮“升温”。天风证券等多家券商已成功完成定增实施,中泰证券、南京证券、东吴证券等也正积极推进定增计划,预计募资总额不超过170亿元。这一系列动作,不仅反映了市场对券商资本补充的强烈需求,也体现了监管层在再融资政策上的差异化松绑导向。



定增政策:从趋严到差异化松绑

回顾过去,“8·27新政”后,券商定增政策一度趋严。部分券商在定增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减少募资金额、修改定增方案,甚至最终以失败告终。然而,进入2025年,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年内多家券商定增项目陆续获批,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券商再融资的全面放开,而是监管层根据市场情况和券商发展需求,实施的差别化松绑政策。

监管层在松绑的同时,也强化了对募投资金的精细化监控。这主要体现在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率的强调上,旨在防止部分券商管理层利用募投资金进行权力寻租等不当行为,确保资金能够真正用于支持券商的业务发展和转型升级。

3家券商定增在路上:资金投向精细化

在定增市场升温的背景下,中泰证券、南京证券、东吴证券等3家券商的定增计划备受关注。

10月13日,中泰证券不超过60亿元的定增项目获证监会批准,有效期为12个月。在募集资金投向上,中泰证券具体细分到6项,包括信息技术及合规风控、另类投资业务和做市业务、购买国债等证券、财富管理业务以及偿还债务及补充其他营运资金等。

9月29日,南京证券的定增项目获得上交所批准,拟募资总额不超过50亿元。此次募资的投向具体分为7项,涵盖了投行业务、财富管理业务、购买国债等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对另类子公司和私募子公司的增资、信息技术和合规风控以及偿还债务及补充其他营运资金等。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证券的定增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此前,监管要求其对定增用途进行调整并细化。调整前,南京证券募集资金的投向仅涵盖5个方面,其中拟投入最多的是发展证券投资业务。调整后,资金投向扩展为7个方面,拟投入资金最多的是偿还债务及补充其他营运资金,这一部分资金超过了总额的五分之一。

此外,东吴证券的定增计划已获得董事会批准。根据定增预案,东吴证券拟募资不超过60亿元,资金投向具体包括向子公司增资、信息技术及合规风控、财富管理业务、做市业务、购买科技创新债券等债券投资业务以及偿还债务及补充营运资金等。

专家观点:定增时机良好,监管导向明确

“上述事件确实释放了监管松绑再融资的信号。”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进行定增是非常好的时机。成功定增一方面有利于券商充实自身资本金,从而更便捷地开展各类业务并扩大业务规模;另一方面,从资金来源来看,募投资金不仅能为公司带来资金支持,还能引入更多元化的股东背景,这将有利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

龚涛还指出,目前监管层强化了对募投资金的精细化监控,这主要是为了强调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部分券商管理层利用募投资金进行权力寻租等不当行为。

差异化松绑:推动券商提质增效

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国有资本运营研究中心主任周赟看来,年内多家券商定增项目陆续获批,并非对券商再融资的全面放开,而是凸显监管层的差别化松绑导向。这一导向的核心绝非放任行业重走“规模扩张、资本消耗”的老路,而是以资本补充为抓手,推动券商真正实现“提质增效”,进而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

周赟表示,从历史数据来看,2020年再融资新规实施后,尤其是在A股上涨行情期间,上市证券机构的定增融资热情高涨。然而,随着A股的回调,证券机构实际定增募资金额较计划有所缩水。2023年的“8·27新政”更是提出阶段性收紧IPO与再融资节奏,鼓励券商走资本节约型、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

历史案例:定增难度增大,规模“缩水”

在此背景下,机构的定增难度增大,规模“缩水”现象明显;定增方案频繁遭到“修订”,最终多家定增计划终止。以中原证券为例,其积极推进不超过70亿元的定增计划,但这一计划却三度遭到上交所的问询。最终,中原证券宣布终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撤回相关申请文件。

无独有偶,国联证券(现已更名为“国联民生”)也对定增方案进行了调整。2023年6月10日,国联证券发布公告称,拟将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募集资金总额从不超过70亿元下调至不超过50亿元,并细化现有募集资金的投向。然而,2024年5月10日,上交所终止了其定增申请。

财达证券也曾对其50亿元定增预案内容作出调整,最终结局是董事会终止该定增方案。原先的定增预案主要投向两融和自营等两大业务方向,但调整后的募资投向不再保留两融业务这一类别,同时减少了自营业务的比重,改为财富管理、证券投资、投行、资管、私募股权、另类投资等业务方向,此外还包括IT和合规投入。

2025年定增市场:升温与机遇并存

进入2025年,券商定增市场相对“升温”。国联民生和国泰海通为收购资产而实施了增发,且增发项目已落地。此外,天风证券和国信证券的定增项目也已实施完成,分别募资40亿元和51.92亿元。其中,国信证券的增发目的在于收购万和证券;而天风证券的募资资金主要用于财富管理业务、投资交易业务以及偿还债务及补充营运资金等。

从不同阶段来看,券商定增的难易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并且资金投向日益精细化。在谈到券商定增资金的精准使用时,周赟指出应重点把握两个关键方向:一是集中精力于内部业务系统的升级,借助金融科技与数字化平台的搭建,直接提升券商的风险控制能力和合规管理效能;二是将资金投入到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建设中,特别是提高对“硬科技”领域企业的服务能力。向投行和投资子公司分配更多资源,不仅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早期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还助力更多专精特新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从而推动实体经济的结构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