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农商行目前员工总人数达13029人,其中签署劳动合同的员工有12604人,每人需退还近1.4万元过节费,预计总退费金额超过1.7亿元。”
近日,多名广州农商行员工在社交平台上透露,公司要求退回2022年以来的所有过节费,每人合计退还金额接近1.4万元。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行业关注。
有员工表示,公司并未发布相关书面通知,而是由各分支行行长通过口头方式逐层传达。根据退款方案,员工需在第一期缴纳2500元,剩余部分将从后续工资中逐月扣除。
据了解,此次涉及退还过节费的银行为广州农商行。
对此,广州农商行回应称,此举是为了规范津贴福利发放,确保符合相关制度和规定。公司已向全行员工说明情况,绝大部分员工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
事实上,这并非银行业首次要求员工退还过节费。
2022年,某银行就曾要求员工退还2019年“冬至”节日费600元。当时的网帖图片显示,该行是根据巡查整改要求执行。
今年年初,广东省总工会印发了《广东省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基层工会逢年过节可向全体会员发放节日慰问品。法定节日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
细则规定,年度总额一般不超过人均3000元,且不得发放现金、购物卡、代金券等。节日慰问品原则上应为符合中国传统节日习惯的用品和职工群众必需的生活用品。
此次广州农商行要求员工退还过节费,或许意味着其此前发放的过节费触及了合规红线。
据最新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广州农商行员工总人数为13029人,其中签署劳动合同的员工12604人,劳务派遣人员425人。以签署劳动合同的员工数量计算,每人退还近1.4万元,预计总退费金额超过1.7亿元。
122亿甩卖总价约189亿的信贷资产
广州农商行的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拥有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2009年12月,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进行改制,成立广州农商行,并于2017年6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
2024年,广州农商行实现营业收入158.32亿元,同比下降12.79%;实现净利润24.16亿元,同比下降25.89%;实现归母净利润20.8亿元,同比下降21.02%。
2024年,广州农商行实现营业收入158.32亿元,同比下降12.79%;实现净利润24.16亿元,同比下降25.89%;实现归母净利润20.8亿元,同比下降21.02%。

广州农商行的营收高度依赖利息收入,利息净收入在该行营收中的占比超过八成。随着近年来商业银行净息差普遍下降,广州农商行受到的打击更大。
广州农商行的营收高度依赖利息收入,利息净收入在该行营收中的占比超过八成。随着近年来商业银行净息差普遍下降,广州农商行受到的打击更大。
10月9日,广州农商行发布公告,拟以122亿元的价格甩卖总价约189.28亿元的信贷资产。加上此次,2023年以来,广州农商行已连续三年甩卖信贷资产,总额超过450亿元。
尽管不断甩卖资产,但今年上半年,广州农商行的逾期贷款猛增至510.93亿元,比2024年底增加了190.2亿元。风险处置的速度明显跟不上风险暴露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