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19日电(记者 通讯员) 近日,由家庭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平台主办、中国家庭教育学会指导的“2025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家校社共育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活动”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全国家庭教育领域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协会代表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路径,为新时代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主办方供图)本次活动由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全程指导,中国儿童中心牵头主办,家校社共育专业委员会具体承办。作为家庭教育领域的重要学术盛会,活动聚焦“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家庭教育‘十四五’规划评估分析”“教联体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区域进展”三大核心议题,通过主题演讲、圆桌论坛、案例分享等形式展开深度研讨。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淑文在开幕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家校社共育专业委员会的阶段性成果。她指出,专委会在参与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职业标准制定、组织培训教材编写、推动新时代家庭观研究等工作中成效显著,未来需持续赋能家长与教育工作者,为儿童全面成长与家庭和谐发展提供更专业支持。
中国儿童中心主任苑立新结合当前家庭教育政策环境与行业趋势,分享了中心在协同育人领域的创新实践。他表示,作为校外教育主阵地,中国儿童中心通过设立家庭教育部、建设家长学校、开发家庭教育课程等举措,已探索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未来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凝聚政府、学校、社区、企业等多方力量,推动家庭教育服务标准化、专业化发展。
为期三天的活动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永新等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家校社责任边界与协作模式”“数字化时代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特殊儿童家庭支持体系构建”等细分领域发表主旨演讲。与会代表还实地考察了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示范基地,就区域实践中的经验与挑战展开互动交流。
本次活动不仅为全国家庭教育工作者搭建了经验共享的交流平台,更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北京共识》的发布,明确了“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区支撑、家庭主体、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方向,为构建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生态圈凝聚了广泛共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