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九江11月19日电 (记者 吴鹏泉) 11月18日,上港集团九江城西二期码头正式开港运营。作为江西省首个专业化滚装码头项目,其建成投用不仅填补了区域设施空白,更标志着九江在长江经济带航运枢纽建设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双功能码头构建区域物流新格局
据承建方中建港航局介绍,该项目于2024年11月启动建设,包含多用途码头与滚装码头两大功能区。其中多用途码头配置2个1万吨级泊位,岸线总长280米,陆域面积达186.05亩,年设计通过能力310万吨;滚装码头则设置1300车位与600车位泊位各1个,岸线长323米,陆域面积297.3亩,年通过能力可达36万辆。这种“多用途+专业化”的复合型设计,使码头既能满足集装箱、散杂货等传统货类装卸需求,又能高效承接汽车滚装运输业务,形成互补型物流服务体系。

技术创新破解地质难题 提前3个月竣工
项目建设期间面临复杂地质挑战,施工区域抛石层厚度超设计预期,溶洞见洞率高达42%。中建港航局项目团队创新采用全工序穿插施工策略,通过BIM技术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对嵌岩灌注桩施工进行全过程数字化模拟。技术团队将“地下溶洞处理”与“地上构件预制”同步推进,实现工序无缝衔接,最终使项目较合同工期提前3个月完成建设任务。这种“数字赋能+工艺创新”的模式,为同类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港口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深度参与区域开放 打造长江最美岸线
作为九江“一口岸三港区”开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是中建港航局继九江港城西港区一期码头、九江红光国际港后,在区域布局的第三个重大港口项目。三个项目形成功能互补的港口集群,共同支撑起九江作为江西唯一通江达海口岸的物流枢纽功能。数据显示,九江港去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87万标箱,稳居长江中游港口前列。
强化枢纽功能 畅通出海通道
九江坐拥长江江西段152公里黄金岸线,是连接长三角与中三角的重要节点城市。上港集团九江城西二期码头的投运,将显著提升九江在长江中游的航运枢纽地位。据测算,项目全面运营后,可为江西及周边省份的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等产业提供直达出海通道,单程运输成本较公路降低约35%,时效提升2-3天。这不仅强化了九江作为“江西北大门”的开放功能,更为长江经济带构建“水水中转”“水铁联运”的多式联运体系提供了关键支撑。
随着新码头的启用,九江正加速向“千万标箱大港”目标迈进,其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将持续增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