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就业市场传来新消息:目前很多初高中在招收教师时,已普遍将学历要求提升至研究生层次,且预计这一趋势将全面铺开。这意味着,本科生想要成为教师,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1. 本科生考公考编:岗位减少,竞争加剧
近年来,尽管国考整体呈现出扩招的态势,但本科生可报考的岗位招考人数占比却逐年下滑。数据显示,从2022年的92.99%降至2025年的86.99%。更令人关注的是,对比2024年和2025年国考招考简章,今年有近60个国考岗位、约100个录用名额不再对本科生开放,转而将学历要求提升至研究生层次。
具体来看,党群机关本次招录中,学历要求为研究生的岗位人数达到163人,占比超过65%;行政机关(本级)中,研究生学历要求的岗位人数为450人,占比高达69%以上;直属机构中,限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和仅限硕士研究生报考的岗位拟招录人数达到3831人,占比约10.34%。
此外,除了考公外,不少本专科院校在招聘教师、管理、行政、辅导员等岗位时,也几乎都要求研究生学历。发改委、教育局、商务局等下属事业单位,同样主要面向研究生进行招聘。
2. 学历门槛提升:多重因素交织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局面的出现呢?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相较于2020年,2024年本专科毕业生人数上涨约262.18万人,涨幅近32.89%;而研究生毕业生人数也上涨约35.5万人,涨幅高达48.72%。这使得学历竞争力被稀释,同时研究生供给充足,用人单位更倾向于以高学历作为筛选人才的门槛。
另一方面,岗位对专业能力、政策理解等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加上考公报考人数爆满,以及部分政策对高学历人才的倾斜,使得本科学历在招聘中的门槛优势逐渐减弱。
3. 本科生出路何在?深造与提升成关键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本科生们又该如何应对呢?其实,从头部顶尖高校的学生选择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些启示。去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公布的《2023-2024学年本科生教学质量报告》中均提到,2024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最主要的毕业去向是升学,分别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4.23%、74.7%、81.95%,较2023年升学比例均有所上涨。
大家如此热衷于考研的背后,除了社会对高学历人才需求的提升外,对于个人来说,深造也有助于学术的提升和个人的发展,更能提升个人的职业竞争力,包括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更高的薪资待遇和社会认可度等。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就业市场对高学历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将有越来越多的考生涌入考研的赛道,考研也将越来越“卷”。因此,对于本科生来说,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历和综合素质,将成为应对未来就业挑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