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再次展现稳健航行态势
作者 | 卫亚文
编辑丨高岩
来源 | 野马财经
随着秋意渐浓,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三季报”数据正式公布。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更在全球复杂经济环境中展现了稳健前行的态势。
季度走势:温和回升,动能积聚
从季度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呈现出温和回升的态势。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增长4.8%。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GDP环比增长1.1%,这一细微变化预示着经济内在动能的逐步积聚,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01 前三季度经济全景图:生产端强劲,服务业恢复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介绍,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平稳运行仍是主基调。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这一增速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和0.4个百分点,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地位。
生产端展现强劲韧性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其中,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表现尤为抢眼,增加值分别增长9.7%和9.6%,增速明显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这表明中国制造业正在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服务业稳步恢复,现代服务业领跑
服务业同样呈现稳步恢复态势,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11.2%的增速领跑,现代服务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这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服务业正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图片来源:罐头图库
需求端:消费市场持续恢复,结构性亮点突出
消费市场持续恢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体保持增长,同比增速为4.5%。其中,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均超过10%,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速甚至接近20%。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显效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均在20%左右。这一政策不仅促进了消费升级,也推动了绿色低碳产品的普及。
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内需回暖迹象显现
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与上半年持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微降0.1%,而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0.6%,其中9月份上涨1.0%,显示内需回暖迹象。这表明中国经济在保持物价稳定的同时,也在逐步激发内需潜力。
新动能加速成长,外贸新动能壮大
经济“三季报”中,新动能加速成长成为亮点。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8%,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9.7%,电动自行车、平板电脑等换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7.1%和9.5%。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布局正在取得显著成效。
与此同时,外贸新动能同步壮大,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达336078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7.8%,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7.0%。这显示了民营企业在外贸中的主力军作用,也反映了中国外贸结构的优化。
02 专家解读:巩固回升基础,挖掘增长潜力
面对这份经济“成绩单”,专家学者们纷纷建言献策,为巩固经济回升基础、挖掘增长潜力提供思路。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韧性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指出,前三季度经济增速不仅在整体预期内,在全球经济中也属于较高增速。从数据来看,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2%,其中发达经济体为1.6%,新兴市场为4.2%。相较之下,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
消费亮点突出,新技术赋能消费升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漆云兰表示,前三季度我国消费亮点突出,服务零售额增速高于商品零售额、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多品类消费走高、网络销售增势较好等。她认为,从趋势来看,新技术还将继续赋能消费升级,银发消费和情绪消费仍是重要的增长点。

图片来源:罐头图库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完善收入分配机制
就如何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浙商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廖博给出了具体的建议。他提出,应进一步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正常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等。这些措施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升整体消费能力。
创新驱动作用显著,研发投入持续提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彦斌领衔团队完成的《2025年前三季度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研究报告》中,特别强调了创新驱动的作用。报告指出,我国研发投入强度已从2012年的1.91%提升至2024年的2.68%,特别是基础研究经费占比从5%以下稳步提升至2024年的6.91%。
“伴随着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我国科技创新整体实力从‘量的积累’走向‘质的突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升至2024年的第11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陈彦斌表示。

图片来源:罐头图库
加强政策协调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基于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报告》建议,接下来实施增长政策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进一步提升基础性研发投入占比;二是根据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加强稳定政策、结构政策与增长政策的协调配合,以更好地应对这个过程中可能对就业和经济结构带来的影响,并加快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小亮同样认为,加大创新和研发投入,以及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增长政策的核心。
展望四季度:实现全年目标具备有利条件
经济数据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在转型期的积极探索,也是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展望四季度,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具备较多有利条件——前三季度经济平稳增长奠定了较好基础,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创造新的增长点,宏观政策持续显效保驾护航。
随着四季度经济政策进一步发力,中国经济这片大海将继续展现其广阔的市场空间与强大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