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早盘,A股海南自贸区板块迎来震荡拉升行情,成分股海汽集团(603069.SH)强势涨停,凯撒旅游(000796.SZ)、金盘科技(688676.SH)、海峡股份(002320.SZ)、海德股份(000567.SZ)等个股紧随其后跟涨。此次板块异动背后,是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迎来新一轮重大调整。
10月17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宣布自11月1日起实施新版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此次调整旨在进一步扩大政策效应,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注入新动能。

多维度政策调整,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此次政策调整覆盖商品品类、购物资格、提货方式等核心环节,形成更完善的免税购物体系:
- 商品品类扩容:新增宠物用品、可随身携带乐器2类商品;将“家用空气净化器及配件”升级为“小家电”类,新增扫地机器人、吸尘器等;将“穿戴设备等电子消费产品”扩展为“电子消费产品”类,涵盖数码摄影器材、微型无人机;在“平板电脑”类中增加鼠标、键盘等配件。调整后,离岛免税商品总数达47类。
- 国货入岛免税:具有离岛免税品经销资格的经营主体,可采购国内丝巾、服装服饰、鞋帽、咖啡、陶瓷制品、茶等商品进入免税店销售,并享受退(免)增值税、消费税政策。已销售商品可办理出口报关及退税手续。
- 购物资格优化:免税购物年龄门槛从16周岁提高至18周岁,同时允许“离岛且离境旅客”享受政策。此类旅客指年满18周岁、持有进出境有效证件并实际离境的国内外旅客(含海南省居民),其购物金额计入每年10万元人民币免税额度,不限次数。
- 岛内居民便利化:一个自然年度内有离岛记录的岛内居民,可不限次数购买“即购即提”方式下的免税商品。岛内居民包括持有海南省身份证、居住证或社保卡的公民,以及在琼工作生活的境外人士。
政策红利释放,推动消费回流
作为海南自贸港独有的财税政策,离岛免税自2011年试点以来持续释放活力。2020年新政实施后,效应更为显著:
- 市场规模扩张:5年来累计购物金额约1958亿元,购物人数约2858万人次,购物件数约2.4亿件。随着离境旅客纳入政策范围,叠加入境过夜游客31.7%的同比增速,有望形成“入境旅游+免税消费”新闭环。
- 高端消费回流:对比麦肯锡2018年“七成奢侈品消费在境外”的报告,新政通过三重优势加速转变:
- 价格竞争力:10万元额度与全品类免税形成价格优势,叠加消费券与商家促销,实现“折上折”。
- 商品同步性:经营主体推进“品牌、品种、价格与国际三同步”,让消费者无需出境即可获得同等选择。
- 税收红利反哺:政策红利促进本土市场发展,配合《海南自由贸易港旅游条例》保障,强化“海南购”品牌认知。
企业直接受益,布局自贸港消费枢纽
在客流与消费双增长的背景下,多家企业迎来发展机遇:
- 中国中免:作为海南离岛免税市场龙头,占据约90%市场份额。新增商品品类可直接丰富其三亚、海口国际免税城商品种类,提高客单价。国货入免税店政策助其整合本土供应链,吸引国潮消费者,巩固市场地位。
- 海南发展:控股股东承诺注入免税品经营主体控股权。政策调整后,公司可借助市场东风,提前规划业务,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免税商品和服务。同时,利用工程建设优势参与免税店建设改造,打造更具吸引力的购物环境。
- 罗牛山:作为海南本地冷链龙头,与中国中免共建跨境冷链保税仓。新政新增的宠物食品等冷链商品,以及国货中的茶、咖啡等冷链需求,将为其带来业务增量。
- 海汽集团:拟收购海南旅投免税品有限公司控制权,进军免税领域。政策调整为其带来新机遇,若收购成功,将拥有免税业务核心资产,直接受益于客流量增长和消费需求释放。公司还可利用客运资源,推出“交通+免税购物”一体化服务,提升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