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当竞争对手在价格战中挣扎时,蔚来汽车通过体系化布局完成了一场静默的逆袭。
作者 |陈法善 刘杨
年初,市场对蔚来仍充满质疑:换电站何时盈利?高端服务成本如何平衡?多品牌战略能否协同?这些疑问在10月21日随着最新销量数据公布被彻底打破——蔚来上周(10.13-10.19)交付量突破1万辆,其中蔚来品牌超4000辆,乐道品牌超5000辆,萤火虫品牌超1500辆。更值得关注的是,L90单周交付突破3500辆创历史新高,ES8进入量产爬坡阶段,标志着蔚来正式迈入单周万辆俱乐部。
面对行业增程技术扩张与降价抢市的双重压力,蔚来选择了一条更具挑战性的道路。创始人李斌明确提出技术路线、产品规划、产品定义三大原则:坚持纯电技术方向,深化产品规划洞察,动态调整产品定义。
这种战略定力在换电网络建设中体现得尤为明显。2月时蔚来拥有3100座换电站,到9月已增至3500座,增幅达13%。新站不仅加密了长三角、珠三角等核心区域网络,更填补了西藏、新疆等偏远地区的补能空白。李斌亲自驾驶车辆验收G318川藏线换电站的场景,成为技术信仰的最佳注脚。
技术判断的准确性在市场数据中得到验证。2025年1-8月纯电乘用车销量增速达30%,9月纯电车型销量83.5万辆(同比+32%),而插混车型下降2%,增程车型下降14%。更值得关注的是,新上市的插混/增程车型普遍配备300-400公里大电池,技术路线呈现纯电化趋势。
产品定义层面,蔚来展现出精准的市场洞察力。7月31日上市的乐道L90,通过全尺寸SUV空间、电池租用方案(起售价不足18万元)和换电服务,上市60天交付量突破2万辆,创下纯电大型SUV最快交付纪录。9月焕新的ES8则在豪华配置、AI智能化和操控质感上全面升级,满足商务与家庭双重场景需求。

在产品体系构建上,蔚来展现出与传统车企截然不同的创新路径。针对新能源时代消费需求变革,ES8于2017年开创纯电大三排SUV品类,乐道L90则通过240升前备箱(周使用率93%)和三排座椅布局,将百万级豪车配置带入20万元级市场,两个月交付超2万辆。
细分市场激活策略同样成效显著。萤火虫车型兼顾欧洲出口标准,将简约美学与实用功能结合,上市后第二个万辆交付周期缩短至64天,较首个万辆提速35%。这种精准定位使蔚来在精品小车市场建立独特优势。
补能体系构建更具战略前瞻性。3500座换电站形成的网络效应开始显现,五代站计划于2026年初投建,将兼容乐道、萤火虫及第三方品牌。工信部多次发文支持换电发展,蔚来已建成全球最庞大的换电基础设施,单站服务能力较初代提升300%。
用户运营层面,NIO Day成为品牌生态的集中展示。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外场,车主自发改造的露营车、移动咖啡吧等创意展示,吸引数万观众参与。内场万人舞台上,车主合唱、小品、诗朗诵等节目展现出的专业水准,印证了蔚来用户社区的深厚积淀。这种品牌与用户的共生关系,形成其他新势力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
实现单季度盈利成为蔚来当前的核心目标。李斌在内部会议明确要求,四季度需通过重点车型营销、供应链保供与降本、软件版本按时交付三大举措实现盈利。市场数据给予积极反馈:9月销量创历史新高,乐道L90依托蔚来十年技术积累,实现从生产到交付的高效闭环,下线10万辆量产车,交付速度位列纯电新势力前二。
产能突破方面,蔚来计划年底将ES8月产能提升至1.5万辆,全品牌产能达2.5万辆。供应链优势随着销量增长持续强化,40万元以上价格带的ES8热销,将显著提升品牌调性与盈利能力。
长期发展依赖于技术积累与组织进化。乐道L90的240升前备箱设计,源于蔚来在三电系统、整车架构的核心技术突破。自2014年成立以来,蔚来研发投入超600亿元,全球专利申请近万项。自研车规级芯片使成本降低超1万元,全新ES8在性能提升的同时,售价较上一代下调13万元。
组织韧性在压力测试中得到验证。面对年初市场质疑,蔚来内部保持战略定力,乐道品牌快速调整、ES8焕新按期发布、萤火虫稳步爬坡,展现出强大的执行能力。这种在压力中增强的反脆弱性,使蔚来在行业洗牌中占据有利位置。
当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蔚来通过战略定力、体系创新与组织进化构建的竞争优势,正在转化为穿越周期的持久动力。周销破万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