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处方药滥用成减肥捷径?健康风险与社会监管亟待重视

时间:2025-10-23 17:19:11 来源:中国商报 作者:中国商报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近期,一种通过滥用处方药实现快速减肥的“捷径”在部分社交平台悄然兴起。原本用于治疗糖尿病等特定疾病的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等处方药,被一些人当作“减肥神药”追捧,甚至催生出隐秘的灰色交易链。这一现象不仅折射出社会对身材的过度焦虑,更暴露了处方药流通监管的漏洞,亟需从源头进行治理。

消费者滥用处方药追求快速减肥,背后是“以瘦为美”社会心态的蔓延。在滤镜与纤瘦身材充斥屏幕的当下,体重焦虑被无限放大,部分人甚至不惜以健康为代价寻求速效减肥方案。这种心态驱动下,处方药被异化为满足审美需求的工具,而非治病救人的药品。

然而,这些被滥用的处方药本是为糖尿病患者等特定人群设计的,其副作用不容忽视。从恶心、呕吐到更严重的胰腺炎、甲状腺肿瘤风险,药物滥用正在身体深处埋下健康隐患。许多追逐者沉浸在“快速变瘦”的喜悦中,对潜在风险知之甚少,甚至选择性忽略专业警告,导致个体健康与公共安全的天平失衡。

更令人担忧的是处方药流通环节的失守。根据我国《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销售、购买和使用。但现实中,部分线上平台审核形同虚设,一些线下药房在利益驱动下“开绿灯”,社交媒体的“经验分享”更是为药物滥用推波助澜,形成从信息获取到药品购买的完整灰色链条。这种“没有处方也能买”的现状,既暴露了监管漏洞,也反映出部分医药从业者职业操守的缺失。

要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实施全链条治理。首先,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处方药销售的监管力度,对违规药房和线上平台施以重拳,提高违法成本,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利用大数据技术监测异常销售行为。其次,医药行业必须强化自律,严格执行处方审核制度,守住专业与伦理的底线。社交媒体平台也应承担起内容审核责任,及时清理违规药品推广信息。

最重要的是,应当普及“健康重于消瘦”的理念,引导公众树立科学的体重管理观念,从盲目追求“瘦”转向真正关注“健康”。处方药滥用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当减肥的代价可能是牺牲健康时,每个人都应深思: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美?唯有从监管、行业、社会观念等方面多管齐下,才能遏制这股危险的潮流,让药品回归治病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