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从巅峰到退市边缘:“水果大王”洪九果品如何跌落神坛

时间:2025-10-23 15:31:14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人每吃10个榴莲,就有1个来自洪九。”这句行业流传的戏言,曾是洪九果品市场地位的生动注脚。然而,这家靠榴莲等高端水果批发起家的“水果大王”,在经历审计师辞任、高管涉罪被查、债务重整等一系列风波后,如今已走到退市边缘。

2025年10月13日,洪九果品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10月3日收到香港联交所的除牌决定,并已向上市复核委员会申请复核。从“水果第一股”到濒临退市,这家行业巨头仅用了三年时间。


年报难产、高管被抓:风暴中的洪九果品

洪九果品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最大自有品牌鲜果集团”,也是全国最大榴莲分销商,构建了覆盖种植、采购、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的全产业链。2022年9月,公司成功登陆港股,市值一度超过600亿港元。

上市首年,洪九果品业绩亮眼: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7%至150.8亿元,归母净利润大增397.95%至14.52亿元。仅榴莲单品就销售约2500万颗,占全国近10%市场份额,业内甚至有“洪九出手,泰国榴莲涨价”的说法。

但好景不长。2024年3月,公司因审计机构毕马威对2023年财报提出质疑而短暂停牌。毕马威指出,洪九果品2023年第四季度向新增供应商支付预付款约34.2亿元,占全年预付款项余额的七成以上。尽管更换审计机构,2023年年度报告至今仍未发布。

更大的危机在2025年4月爆发。公司公告显示,董事长邓洪九等多名核心高管因涉嫌骗取贷款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5月披露的公告称,邓洪九仍处于被逮捕状态。核心管理层集体涉刑,几乎成为压垮复牌希望的最后一根稻草。

受系列事件影响,公司资金链持续承压。2025年5月,洪九果品向法院申请债务重整,计划通过延长还款期限、降低利率或债转股等方式优化资本结构。然而,因退市风波,其估值甚至降为“0”——景顺长城基金、嘉实基金先后发布公告,对旗下基金持有的洪九果品股票按0港元估值。


“水果大王”的崛起与崩塌

洪九果品的创始人邓洪九,其创业经历堪称传奇。1987年,他在重庆做“棒棒军”(搬运工),发现朝天门一带红桔热销,而老家红桔价格更低。于是,他尝试从老家进货,在朝天门两天便售罄2吨红桔,由此转做水果批发生意。

30多年来,邓洪九的生意规模从几百元做到上百亿元。他通过“端到端”模式提升供应链效率,减少损耗(2021年损耗率仅1.3%,低于行业平均水平5%)。一方面,洪九果品从国外源头基地直采榴莲、山竹等进口水果;另一方面,将进口水果的分销体系从二级、三级市场变为一级市场,与国内各大商超达成合作,缩短流通链路。

然而,这种“唯一的中间商”模式也带来了致命弊端。洪九果品需通过预付模式锁定货源,对上游采购环节全额预先付款,而下游对商超等客户却需给予3至6个月的账期,相当于垫钱做生意,资金压力巨大。

连锁经营产业专家文志宏指出,水果行业具有“高周转、高分散、重资产、强依赖供应链”的特性,这意味着洪九果品卖的水果越多,收入规模越大,资金反而越难回笼。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额分别为4.5亿元、8.04亿元、9.82亿元、18.23亿元,2023年上半年仍达3.14亿元。

“爆雷”前夕,洪九果品的应收账款节节攀升,甚至飙升至百亿规模。2023年中期财报显示,公司贸易应收款高达101.51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92.4%,周转天数长达188.5天;而账面现金仅5.57亿元,银行贷款却增至27.76亿元。

为填补资金链窟窿,实控人邓洪九和妻子江宗英频繁向银行质押借贷,并存在套现行为。2023年9月,两人减持累计套现约1亿元,持股从27.1%降至26.12%。而仅一个月前,他们曾作出不减持公司股份承诺。


家族企业的治理困局

洪九果品的崩塌,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作为典型的家族企业,邓洪九、江宗英夫妇及其亲属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联席秘书、财务总监、采购总监等要职,董事会7席中4席为家族成员。

文志宏指出,家族企业的积弊在于内部权力缺乏有效制衡,合规流程可能流于形式,财务操控、利益输送等风险容易滋生。尤其在危机前夕的榴莲事件中,这种治理结构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2023年前两个季度,行业价格仍处于高位,洪九果品自信地选择了“加杠杆式”囤货。当季榴莲销售额达8.78亿元,同比增幅达163%,远高于整体营收增速50.3%。但令公司没想到的是,全年榴莲均价自2023年3月起掉头向下,重金预订的高价榴莲被迫低价出货。为“锁货”预付的34.2亿元中,仅4亿到5亿元完成交割,导致年底一次性计提存货与预付款减值约18亿元。

在家族化、封闭化的治理结构下,洪九果品缺乏专业制衡,风险缓释机制不足,导致公司踩错了节奏。2025年5月,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集体辞职,审核委员会彻底瘫痪,外部监督机制完全失效。

巨头“退市”的启示

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直言,洪九果品濒临退市,最直观的教训是:如果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内部控制、管理层诚信”这三条主线同时失守,资本市场几乎没有容错空间。

“综上,洪九果品事件带来的风险远超普通经营波动,这也为所有上市公司提供了深刻的合规警示:独立监督机制不可以形式化,内控整改需闭环化,定期财务业绩披露必须保持连续性、完整性。”黄立冲说道。

截至2024年3月20日停牌,洪九果品股价报1.74港元/股,较历史峰值下跌超95%。最新市值仅剩27.95亿港元,600亿港元市值“灰飞烟灭”。

当下,洪九果品正面临来自客户、银行、员工、合作方、投资者等多方面的追讨。天眼查App显示,其法律诉讼包括买卖合同纠纷、金融借款纠纷、仓储与冷链合同纠纷、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劳动与人事争议等。截至目前,上述纠纷累计被申请保全/执行金额约人民币18.7亿元,公司主要银行账户、子公司股权及核心商标均处于司法冻结状态。

参考资料

《从停牌到除牌,“水果第一股”洪九果品走到退市边缘》,2025-10-15,国际金融报

《近6000万被转走,股东群解散!员工叹息“全泡汤了”!榴莲大王爆雷,高管被控制》,2025-05-30,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