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中国银行:激活科技金融新引擎 跑出提质创效“加速度”

时间:2025-09-30 08:02:30 来源:商讯 作者:商讯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中,科技金融位列首位,是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银行将科技金融作为核心业务重点布局,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依托全球化优势与综合化特色,积极落实从单一性金融产品供给向协调资源提供综合性服务转变,金融发展动能更加充沛,金融服务质效不断提升,为科技创新全链条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支持。

聚焦金融核心能力,立体覆盖科创全链条

聚焦国家发展战略,中国银行通过商投行高效协同机制,持续提升立体化网络覆盖能力、专业化股权投资能力、差异化信贷支持能力、多元化融资筹资能力和市场化风险分担能力,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服务生态圈建设。

打造特色化产品服务,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扶持前沿产业,今年1月,中国银行率先发布《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行动方案》,全面支持产业链上游算力基础设施、中游技术创新和下游场景应用,计划未来5年提供1万亿元专项综合金融支持。

具体实施方面,针对人工智能科技企业特别是中小科技企业“轻资产、融资难”困境,中国银行推出“中银科创算力贷”,通过“政府算力券+银行算力贷”联动模式,打通政策与金融的资源壁垒。该产品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基础层、创新层、应用层三大客群,覆盖从算力供给到技术应用的全链条。截至6月末,中国银行与2300多家人工智能产业链核心企业建立合作,授信余额超4000亿元。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难、碎片化金融服务难以满足系统性创新需求的现状,中国银行积极开展生态共建。今年7月,中国银行联合中国人保推出“中试保融通”综合服务方案,计划未来三年提供2000亿元“银行+保险”支持,不仅提供了中试贷款,还通过保险覆盖试验失败风险、政府配套提供补贴,形成“保—贷—补”协同机制,化解了企业“不敢试、没钱试”的困境,助推成果高效转化。

紧密围绕科技企业成长路径,接力开展全周期金融服务。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指出,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中国银行针对科技型企业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特点,提供精准金融服务。在种子期和初创期,中国银行与政府引导基金、风险投资机构合作,为企业提供股权融资对接服务,引入社会资本助力企业起步;在成长期,中国银行推出“科技金融综合授信”服务,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市场前景等因素,给予企业较高额度的综合授信,涵盖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贸易融资等多种产品;在成熟期,中国银行聚焦资本市场服务,协助企业上市融资与并购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银行还利用自身全球化服务网络,提供跨境金融服务,包括跨境结算、外汇交易、境外融资等。通过海内外联动、商投行一体化服务,精准支持生物医药、芯片设计、智能计算等领域的一批科技创新企业登陆国际资本市场。

加强资源整合,从“单点赋能”到“系统布局”,建立协同生态体系

为更好地服务科技企业,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中国银行跳出传统信贷框架,打造开放科创生态,通过整合多场景产品服务,逐步实现从“单点赋能”到“系统布局”新突破。

依托体系化布局,中国银行加强数字化赋能,打造数字化的平台工具。自研“夸腾”平台运用AI技术实现产品智能匹配,助力破解科创企业“轻资产、重投入、高增长、长周期”特征下的融资难题,服务超7000家企业。在深圳试点“科创力评估模型”,完成万余家企业精准画像。

积极推进“中银科创生态伙伴计划”,使科技金融服务更具系统性与实效性。整合政府、科技、产业、金融各类资源,达成广泛战略联盟,打造以“投资、贷款、上市”为核心链条的一体化联动服务机制,形成“客户资源互补、金融服务互补、风险防控互补、专业能力互补”的合作局面。截至6月末,中国银行已在全国举办120场次主题活动,覆盖近7000家各类机构,吸引600余家投资机构参与,为5500余家科技型企业提供“股、贷、债、保、租”多元化金融需求对接服务。

完善金融服务矩阵,深度参与债券“科创板”建设并领跑市场。截至6月末,中国银行科技创新债券承销规模已超300亿元,承销债券69只。成功落地第一批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在杭州、宁波、成都等多地为优质科技企业提供并购交易融资支持,涉及交易金额超200亿元。实现18个AIC试点城市全覆盖,通过AIC股权直投、科创母基金等方式,撬动社会资金为科创型企业提供境内外股权投资超千亿元。用好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新增贷款投放超900亿元。

重点区域全面突破,立体化服务网络初具规模。中国银行还着力打造立体化服务网络,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持续丰富金融资源供给。中国银行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24个科创资源聚集省市设立科技金融中心,为超16万户科技型企业提供授信支持。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科创高地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水平,信贷供给持续加大、客户覆盖度稳步提高,得到客户高度认可。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银行科技金融核心指标持续位居行业前列:

信贷投放规模稳步增长,科技贷款余额达4.59万亿元,较年初新增5350亿元,增速13.18%;科技贷款占企业贷款余额比重超三成,在主要同业中保持领先,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授信户数16.11万户。

综合服务供给持续扩容,通过“股、债、保、租”多元工具,“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综合化金融服务累计提供资金超过7800亿元。

扎实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已完成15只股权投资基金注册,合计认缴规模超11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为科创企业提供境内外股权投资超千亿元,为科技创新注入“耐心资本”。

未来,中国银行将继续深入落实国家战略,持续发挥全球化优势和综合化特色,依托“一点接入、全球响应”机制,优化生态协同,巩固科技金融战略高地,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