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国内首款大型载人eVTOL下线,3.5万亿低空经济蓝海启航

时间:2025-09-30 03:15:50 来源:深蓝财经 作者:深蓝财经

9月29日,沃飞长空面向低空出行领域研发的大型载人eVTOL产品AE200-100首架机在成都正式下线。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标志着AE200-100的机体大部段对接和核心机载系统安装工作全面完成,更意味着国内大型载人eVTOL研发正式迈入适航取证冲刺阶段与量产预生产新阶段。作为全球首款采用“八轴内四倾转”构型的4-6座大型载客eVTOL,其技术突破与市场前景正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沃飞长空进入适航取证“冲刺赛段”

“打飞的”时代加速来临

在成都未来科技城的机库中,一架线条流畅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缓缓驶出——这正是沃飞长空自主研发的AE200-100。据首席产品官屠强介绍,首架机下线标志着项目从图纸设计阶段正式进入实物总装与试飞验证阶段。该机型采用全球首创的“八轴内四倾转”构型,属于技术难度最高的倾转旋翼路线,可同时实现直升机的垂直起降与固定翼飞机的高速巡航能力。



相较于多旋翼和复合翼技术路线,倾转旋翼构型在速度、航程和载客量上具有显著优势。其200公里航程可覆盖跨城出行、机场接驳、景区直达等核心场景,运营成本较同体量直升机降低40%以上。屠强透露:“按照规划,2026年完成适航取证后,市民有望在1-2年内体验‘空中出租车’服务,单次费用预计为地面专车的2-3倍,耗时仅需地面交通的1/5。”



首年排产即“爆单” 三大优势铸就市场信心

在下线仪式上,沃飞长空宣布AE200已斩获千架商业订单,覆盖成渝双城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等核心区域,首批用户包括四川航空、华龙航空等知名企业。这一成绩背后,是产品三大核心优势的支撑:

  • 续航能力突出:200公里航程满足主流城市圈多样化需求
  • 运营成本可控:纯电驱动模式较直升机降低60%运营成本
  • 技术成熟度高:全球第二家完成全倾转过渡飞行试验,适航审定进程领先



联合创始人费岚预测,2025-2026年将完成主机厂研发阶段,2026-2030年开启城市间固定航线试运营,2030年后进入常态化运营。目前沃飞长空正严格按适航规章推进系统测试,为量产铺平道路。

3.5万亿级市场崛起 四川构建低空经济生态圈

AE200的成功下线,离不开四川省市区政府的前瞻布局。近年来,四川将低空经济列入重点产业链,出台《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从基础设施、场景应用、科技攻关等多维度构建支持体系。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今年再次强调“安全健康发展”,凸显战略定位。



据中国民航局预测,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在2035年达到3.5万亿元。全球范围内,Morgan Stanley预计eVTOL行业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350亿美元增至2040年的超万亿美元。成都正加速布局: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基地一期已封顶,2026年投产后将形成集研发、生产、测试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总部基地将吸引上下游企业聚集,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产业生态圈。”屠强表示。随着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的双重驱动,这场发生在3000米低空的产业革命,正在重塑中国未来的交通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