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互联网平台个税新规引热议,灵活就业者如何应对?

时间:2025-09-30 03:05:28 来源:越女事务所 作者:越女事务所


图:Simonbailly

近日,一则关于互联网平台个税新规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

众多众包骑手、电商从业者、主播、博主以及司机们纷纷表示,他们收到了来自互联网平台的通知:

“自10月1日起,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以知乎为例,其向作者们发送的通知便明确指出了这一点。


在灵活就业日益盛行的当下,许多人通过互联网平台谋求生计。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通知,他们不禁感到困惑:

“这是国家要加税了吗?”

实际上,个人劳动收入本就应依法纳税,许多人也在自觉履行这一义务。

那么,为何各网络平台会突然如此兴师动众地发布通知呢?

这并非无的放矢。

今年6月,我国公布了《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明确要求:

普通人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得的收入,平台需每季度向税务部门报送其涉税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身份信息、收入信息等。

若个人选择提现,平台还需代为缴纳个税。

因此,6月出台的规定在经过一个季度后,于10月正式显现其影响。

各互联网平台纷纷发布税务通知,实则是一种强调与提醒。

这并非意味着加税,而是

更多“涉税信息”被报送至税务部门,且执行更为严格。

在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在税务面前无所遁形。

税务部门对个人收入的掌握,甚至可能比父母更为详尽。

当然,有一个重要常识需要明确:

许多人通过互联网获得的收入,在提现时平台会代扣个税,

常见比例为20%。

对于年收入几万至十几万的人来说,这一比例显然偏高。

那么,该如何应对呢?

其实,无需过于担忧——

在第二年的个税汇算时,可以申请退税,将多缴的税款退回。

包括许多从事副业的朋友,其收入可能已代扣个税,但有时会忽视退税这一环节。

因此,需要牢记:

若税款扣缴过多,可在第二年3月至6月期间,登录个税APP进行汇算清缴,申请退税。

当然,也存在一种情况:若多种副业收入汇总后,代扣税率反而降低,则可能需要补税。但无论如何,该交的税还是得交。

此前,我曾提及炒A股的一大优势,即赚钱后无需缴纳个税(虽有红利税,但持股超过1年可免交)。

当时,许多人对此不以为意。

然而,若大家今年炒股盈利,并看到信息批量报送、收入从严交税的情况,或许会有所感触。

随着十一假期的临近,

周一成为了节前的“最后取款日”。

部分人选择在今天卖出股票,以便明天提现。

但令人意外的是,今天A股市场表现强劲,三千多只股票上涨,创业板更是涨幅达2.7%,

可谓阳光普照。

股市的涨跌对社会情绪有着显著影响。涨得好,大家能开心一整个星期,甚至可能拉动消费。

接下来的十月颇为关键,众多上市公司将披露三季报。

那些业绩表现优异的行业股票,很可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跑出超额收益。

回顾这一轮牛市,表现突出的股票普遍具有两个特点:

要么利润增长迅速、业绩给力;

要么预期特别吸引人。

资金总是流向那些具有美好前景和强劲业绩的公司。

对于那些业绩平平、缺乏增长动力的公司,资金则可能持观望态度。

因此,大家可以关注自己关注的领域,看看其业绩和增速如何。

有一个小小建议:

对于那些业绩增长乏力、今年股价严重跑输的企业股票,即便长期看好,也不必急于大笔补仓。

避免自己手中持有大量涨不动的股票。

还是那句话,可以尽量从月K线、季K线角度来做出投资决策,

不必刻意追求抄在最底部。

PS.

我已经回到老家啦,今天还带娃逛了逛老家的大超市,

我们当地的本土化“山姆”超市。

虽然价格不便宜,但逛的人还挺多,车位都快停满了。

热热闹闹的,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