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中国(济南)数字易货产业园田汉文:易货贸易助力地方经济新引擎

时间:2025-09-17 17:22:29 来源:中国商报 作者:中国商报

中国商报(记者 赵熠如 文/图)9月15日,中国(济南)数字易货产业园负责人田汉文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专访时指出,易货贸易正逐步成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其创新模式有望为区域经济注入新活力。



图:中国(济南)数字易货产业园负责人田汉文

易货贸易作为一种非货币结算的贸易形式,通过商品或服务直接交换实现价值流通。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现金交易的局限,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灵活的资源配置方式。田汉文强调:"在现金流紧张成为普遍挑战的背景下,易货贸易通过盘活存量资产、降低运营成本,正在获得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

据田汉文介绍,中国(济南)数字易货产业园已构建起完整的产业服务体系,涵盖易货标准制定、人才培育、科技赋能、金融创新四大板块。园区为企业提供包括易货营销、采购优化、债务化解、融资支持等在内的六项核心服务,助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数据显示,入驻企业平均降低经营成本15%-20%,资产周转率提升约30%。

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园区依托中国商业联合会易货贸易分会,已制定涵盖业务流程、管理规范、解债标准等12项行业标准,并推动"易货师"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落地。人才培育方面,与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共建全国首个易货贸易学院,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年培养专业人才超500人。

技术创新领域,园区正在搭建符合国家标准的易货交易平台,通过大数据匹配算法将交易效率提升40%。金融创新层面,与多家银行合作推出"货抵贷""易货贷"等特色产品,已为中小企业提供超2亿元融资支持。这些创新实践使易货贸易从传统的物资交换向数字化、平台化方向转型。

在国际合作方面,园区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构建覆盖海外仓、跨境结算的全球供应链体系。通过小商品与大宗商品联动的创新模式,已帮助30余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年交易额突破5亿元。田汉文指出:"这种模式既缓解了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压力,又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作为全国易货贸易标杆园区,中国(济南)数字易货产业园制定了三大发展战略:一是打造行业示范中心,计划三年内成立10个专业易货平台;二是建设智慧交易系统,实现交易安全性和匹配效率双提升;三是构建政策支持体系,争取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优惠措施。同时,园区将依托济南高校资源,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并定期举办国际易货峰会,提升行业影响力。

田汉文总结道:"我们正通过标准引领、人才支撑、科技赋能、金融创新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将易货贸易打造成为新经济形态下的重要增长极。预计到2026年,园区将带动区域易货贸易规模突破百亿元,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济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