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恒心
来源|博望财经
2025年9月,云锋金融凭借资本市场表现成为行业焦点。其单日涨幅近20%、月内累计涨幅突破120%的惊人数据,背后是香港证监会9月8日批复的虚拟资产交易牌照升级。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推动股价年内涨幅达400%,更标志着云锋金融正式跻身香港合规虚拟资产交易服务机构行列。
作为创新型金融科技集团,云锋金融业务覆盖证券经纪、资产管理、保险及金融科技四大板块,旗下子公司持有香港证监会1、4、9号牌照,并通过控股万通保险国际获得长期保险业务牌照及强积金核准受托人资格。其推出的“有鱼股票”“有鱼智投”“云锋有鱼”等App,已构建起完整的移动金融服务生态。
此次牌照升级意义深远。云锋金融成为香港少数能提供合规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机构,投资者可通过综合账户无缝对接传统证券与数字货币交易。这一变革直接引发资本市场强烈反应,股价与成交量同步飙升,印证了市场对“传统金融+虚拟资产”融合模式的高度认可。
战略布局早有预兆。2025年7月,云锋金融公布将虚拟资产纳入财务战略,9月2日公告已购入1万枚以太币,总投资4400万美元。复星集团联合创始人梁信军的加入,更为其Web3.0、区块链领域注入专业力量。与蚂蚁数科的战略合作及对RWA代币化平台Pharos的投资,则展现出构建完整生态系统的野心。
在虚拟资产领域高歌猛进的同时,云锋金融传统保险业务表现强劲。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其保险收入达15.32亿港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4.86亿港元,激增142%。旗下万通保险国际新业务年度化保费(APE)达22.22亿港元,同比劲增107%,总内含价值权益稳健增长至224亿港元。
这种双轮驱动模式成效显著。保险业务提供的稳定现金流,为虚拟资产等创新业务提供资源支持;而创新业务的快速发展,则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2024年万通保险以28亿总保费排名香港险企第10名,市场份额1.3%,彰显出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的协同效应。
云锋金融的成功,与香港虚拟资产合规化进程密不可分。自2022年起,香港监管政策从限制转向开放,推出虚拟资产交易所牌照制度,允许持牌券商拓展数字货币业务。2025年,监管政策进一步成熟,明确支持“传统金融+虚拟资产”融合发展,吸引全球资本入驻。
目前,香港已有47家券商升级1号牌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云锋金融凭借前瞻布局占据先机。全球机构投资者对数字资产的配置需求增长,传统资产代币化(RWA)潜力巨大,合规平台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的关键桥梁。
尽管云锋金融在虚拟资产领域取得突破,但仍面临高管层过往问题牵连、业务波动性、财务杠杆及市场融资行为等多重挑战。2020年引入的“太平系”高管张可,次年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凸显公司治理风险。
随着更多机构入场,香港“亚洲虚拟资产中心”建设加速。云锋金融需在股价短期波动中,构建传统金融与虚拟资产融合的长期价值。Web3.0和区块链技术的成熟,为其提供了技术基础,而如何在这场金融变革中持续创新,将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
传统金融与虚拟资产的融合,正在重塑金融市场格局。云锋金融的生态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