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刘银平
编辑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年内净值增长超60%、近一年翻番的基金,为何仍难逃清盘命运?
华宝基金近期发布的清算报告显示,旗下华宝专精特新混合发起式基金(简称“华宝专精特新”)正式终止运作。这只清盘基金呈现两大特征:一是业绩表现亮眼,近一年收益率远超同类平均水平及业绩基准;二是作为发起式基金,其成立资金几乎全部来自公司自有资金,外部投资者参与度极低。相当于华宝基金自掏腰包“养”了这只基金整整三年。
数据显示,华宝基金今年已有7只基金清盘,其中6只为主动权益类产品。作为管理规模达3609.23亿元的中大型基金公司,其混合型基金管理规模却不足200亿元,与ETF业务持续扩张形成鲜明对比,战略重心偏移问题日益凸显。
发起式基金成立门槛较低,仅需基金公司、高管或基金经理认购不低于1000万元并持有3年,无需达到2亿元的常规规模要求。华宝专精特新于2022年9月27日成立,初始募集规模仅1453.66万元,其中华宝基金自购1000万元,占比近70%,是典型的“迷你基金”。
该基金聚焦专精特新上市公司,成立前两年净值持续震荡下行,2024年9月23日触及0.5455的历史低点,较成立时跌幅近半。尽管2023年全年亏损11.66%,但在同类产品中仍属中上水平。

图源:罐头图库
2024年,该基金业绩走出V型反转,9月24日行情启动后收益强势回升,但全年净值仍下跌7.23%,而同类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38%。截至2025年9月26日清盘前,净值回升至1.1935,年内涨幅超60%,近一年翻番,同类排名244/4415。
持仓方面,截至上半年末,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天孚通信(300394.SZ)、新易盛(300502.SZ)、中际旭创(300308.SZ)等科技股,今年以来股价涨幅显著。

来源:天天基金网
尽管业绩回暖,但前期跌幅过大导致整体收益率长期低于同类平均水平,难以吸引投资者。截至清盘前最后一个运作日(9月27日),基金资产总计1431.83万元,远低于2亿元的清盘预警线。财务数据显示,该基金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127.72万元、-114.36万元、-58.46万元和111.44万元,清算报告显示未分配利润223.71万元,利润合计34.62万元,管理人报酬合计36.46万元,相当于华宝基金自购1000万元仅实现微利。
基金经理钟奇此前在光大证券、海通证券和民生证券从事研究工作,2021年6月加入华宝基金,同年12月开始管理基金,但仅管理过3只“迷你基”。今年8月卸任一只产品后,目前仅剩1只规模0.93亿元的基金在管。
华宝专精特新清盘后,华宝远识混合也于10月17日终止运作。该基金今年3月18日成立,初期募集2.37亿元,但截至上半年末规模骤降至0.17亿元,季度降幅达92.93%,成立仅7个月便清盘。截至清盘前,其近6个月收益率为11.17%,同类排名3997/4620。
今年以来,华宝基金共有7只基金清盘,其中6只为主动权益基金,均因规模不达标清盘,另1只被动指数型基金因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而清盘。
截至三季度末,华宝基金管理规模3609.23亿元,在192家公募机构中排名第29,非货基金规模1837.5亿元,排名第28。但混合基金规模仅155.81亿元,占比4.32%,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图源:罐头图库
过去几年,受股市震荡影响,全市场混合基金规模整体下降,华宝基金亦未能幸免。2020年四季度其混合基金规模突破300亿元,此后持续缩水。尽管去年四季度以来股市回暖,但华宝基金混合基金规模仍停滞不前。
业绩不稳、规模下滑导致多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偏小。除钟奇外,郑英亮管理规模2.11亿元,庄皓亮卸任前管理规模2.53亿元,陈龙卸任前管理规模2亿元左右,蔡目荣、喻银尤、张金涛、唐雪倩、王正等偏股型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均在20亿元以下。
华宝基金管理规模在2020年四季度突破3000亿元,2021年3月达3829.98亿元历史高点,但此后四年规模基本停滞,甚至略有下滑。
从产品类型看,债券基金规模也偏低,截至三季度末为379.7亿元,占比10.52%。2021年二季度以来,债券基金规模大多在300-400亿元区间浮动,行业排名由2022年末的55名降至目前的72名。
货币基金为华宝基金规模最大的品类,三季度末达1771.73亿元,占比近半,但近几年规模不增反降,较2021-2022年期间的2000亿元以上规模有所缩水。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3季度末数据
相比之下,华宝基金在ETF领域表现突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非货币ETF规模达908.75亿元,同比增长20.4%,六年翻了6倍以上,行业排名第12。今年以来,华宝基金共发行26只基金,其中20只为ETF和ETF联接基金。9月推出的农牧渔ETF是全市场首只跟踪中证全指农牧渔指数的ETF产品,券商ETF、医疗ETF、银行ETF规模均超百亿元。
北山常成基金投研院常务院长王兆江表示,指数基金增长是政策引导与市场选择的双重结果。监管层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旨在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构建“长钱长投”生态。对投资者而言,指数基金规则透明、成本低廉、分散风险的特性更具吸引力。随着市场回暖,险资等机构资金加速通过ETF入市,个人投资者也从追捧明星基金经理转向指数投资。
王兆江认为,ETF发展并不意味着主动管理退场,而是市场出清的结果。过去依靠风格博弈、集中持股的粗放式主动投资策略正在失效,市场对主动基金经理提出更高要求,必须具备深度研究和创造超额收益的能力。

图源:罐头图库
8月23日,华宝基金公告,原董事长黄孔威因年龄原因辞任,公司党委书记、宝信软件原董事长夏雪松接任。两任董事长均来自大股东中国宝武钢铁集团。
黄孔威自2022年7月担任董事长以来,华宝基金在ETF领域实现突破,但整体管理规模停滞不前。新任董事长夏雪松表示,将巩固货基、债基、量化、海外投资等优势产品市场份额,同时大力推动主题ETF指数、固收+等产品创新。
ETF仍是华宝基金战略核心,但这一定位是否会使其偏离主动权益赛道?夏雪松的上任能否打破规模僵局,仍是其面临的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