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彭婷婷 白雅琦)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众多中国企业纷纷踏上品牌出海的征程,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达之路集团董事长何烈辉凭借对“质量+服务”的执着坚守,引领达之路集团在非洲市场站稳了脚跟,成为中非经贸合作的典范。

达之路集团董事长何烈辉。(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非洲这一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虽远隔重洋,但在政策赋能与经贸搭桥的推动下,中非开放合作之路正越走越宽广。何烈辉表示:“从新举措到新领域,中非经贸往来正呈现出多重新气象,优势互补与经验共享成为推动双方合作的重要动力。”
早在2000年,何烈辉便敏锐地捕捉到了非洲市场的潜力,勇闯这片未知的土地。2002年,他在上海浦东成立了达之路集团的前身——达之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开启了中非经贸合作的新篇章。
近年来,中非合作领域不断延伸,涵盖了旅游、新能源汽车等多个新兴产业。达之路集团将对非贸易以及在非洲的投资和开发作为核心业务,见证并参与了非洲这些领域的拓展和演进。何烈辉认为:“高质量出海不仅仅是产品的输出,更是能力和价值的输出。企业要想在非洲市场取得成功,必须做好‘三个深度’的相关工作。”
何烈辉进一步解释道,“三个深度”即深度了解当地市场需求,避免简单照搬中国模式;深度融入当地社会文化,通过雇用本地员工、参与社区建设实现真正本土化;深度参与当地产业链构建,将中国优势产能与非洲发展需求相结合,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共赢。
在谈及中国品牌出海非洲的具体领域时,何烈辉敏锐地捕捉到了五金市场的需求。他指出,非洲国家正处于经济腾飞的关键时期,众多项目开展得如火如荼,对五金产品的需求呈现出新的强劲增长态势。
“企业可以组团出海,不同企业生产的不同五金产品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从而带来更好的体验。”何烈辉建议道。
对于品牌出海的策略,何烈辉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有品牌知名度并不等同于高价格,合理的价格及优质的服务才是品牌走得更远、更好的关键所在。高质量产品是品牌的基石,只有过硬的产品质量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合理的价格是市场的通行证,能够让产品更具竞争力;而优质的服务则是品牌的灵魂,从售前到售后,每一个环节都关乎消费者的体验和品牌的口碑。
在多年的海外开拓过程中,何烈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达之路集团已在非洲3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并在吉布提建设经济特区,旨在助力中国企业更便捷地进入非洲市场。除了致力促进中非之间的投资和经贸往来外,达之路集团还积极参与非洲的社会公益事业,设立慈善基金和奖学金,扶助弱势群体,资助非洲在华留学生等。
对于新市场的开拓,何烈辉提醒企业要舍得投入成本进行前期考察。“不能去了一次两次就认为自己已经了解这个市场,否则很容易因为冲动而导致损失。”他强调,“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每个市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需求,只有找到与自身产品相契合的市场,才能让品牌之花在异国绽放。”
此外,何烈辉还提醒企业要具备承受风险的能力。他坦言:“有时候风险是无法避免的,但企业要有应对风险的准备和勇气。在海外市场的风云变幻中,只有具备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灵活应变的能力,才能在挑战中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