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赵伟深度解析:“十五五”规划建议稿的十大核心信号

时间:2025-10-29 17:17:59 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作者: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赵伟、贾东旭、侯倩楠(赵伟系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报告正文:深度解析“十五五”规划建议稿的十大信号

事件概述:10月28日,新华社正式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

一、风险挑战与主要目标:经济总量、结构优化与安全底线并重

在外部经济形势的研判上,《建议》删除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的表述,转而强调“大国博弈更加复杂激烈”,同时指出我国仍具备“主动运筹国际空间、塑造外部环境的诸多有利因素”。相较于五年前,外部环境被描述为“世界变乱交织、动荡加剧,地缘冲突易发多发”,进一步凸显了其复杂性和严峻性。但《建议》也明确表示,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态势,我国具备主动应对的能力。

在内部经济形势的研判上,《建议》客观分析了当前有效需求、国内大循环、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强调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与制度优势。与2020年相比,本次《建议》更加关注需求不足、结构转型等现实挑战,如“有效需求不足,国内大循环存在卡点堵点;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等。

针对上述变化,《建议》在主要目标中进一步突出了经济总量、结构优化与安全底线。总量目标上明确提出“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结构方面,需求侧强调“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供给侧则要求“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和“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此外,《建议》还新增了安全维度的目标,提出“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二、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抢占科技制高点

在“现代化产业体系”部分,《建议》将“优化提升传统产业”置于首位,强调通过提质升级来巩固矿业、冶金、化工等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同时,规划了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与六大未来产业(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并提出服务业要“扩大开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则需“适度超前”。

在扩大内需方面,《建议》分别从消费与投资两端提出具体举措。消费领域,强调通过“合理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扩大优质消费品和服务供给”等方式激发消费潜力;投资领域,则着眼于“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并注重“实施重大标志性工程项目”“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建议》将科技现代化定义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强调“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重点提及“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同时,提出“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三、改革与增长:全国统一大市场与财税金融改革并进

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卡点堵点仍是后续改革的重点。《建议》提出从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规范地方政府经济促进行为、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三方面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并明确强调从完善行政执法、质量监管、市场秩序等方面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财税金融改革被视为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的关键举措。《建议》强调政策协同,提出“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挥好产业、价格、就业、消费、投资、贸易、区域、环保、监管等政策作用”;财税改革聚焦可持续与效率,提出“完善地方税、直接税体系…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重”等。“金融强国”目标再度提及,强调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四、民生与绿色发展:聚焦高质量发展

民生方面,《建议》聚焦就业、收入、房地产、人口等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就业方面,提出“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重视度明显提升;房地产方面,延续过往地产发展新模式政策部署,提出“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等。

绿色发展方面,《建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深入实施节能降碳改造”。提出“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推进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等目标,并明确“推动煤炭和石油消费达峰…稳步实施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等政策制度。









风险提示:

1)经济变化超预期:海内外形势变化可能使内需修复偏慢。

2)政策变化超预期:稳增长政策可能会影响内需修复的斜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