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郭鹏

在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后,*ST中地(000736.SZ)迎来业绩拐点。10月30日晚间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2.93亿元,同比增长16.48%;净利润48.27亿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高达60.0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此次业绩反转与重大资产重组密切相关。今年8月31日,公司完成与控股股东中交房地产集团的资产交接,房地产开发业务正式置出。该交易确认相关收益规模达64.89亿元,直接推动净利润大幅增长。财务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公司总资产22.5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97.9%,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转正至12.48亿元,较2024年末的-35.79亿元实现根本性改善。
受净资产转负影响,*ST中地曾于2024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若2025年净资产持续为负,公司将面临退市风险。此次资产重组不仅化解了退市危机,更为公司战略转型奠定基础。半年报显示,公司未来将聚焦物业服务和资产管理与运营等轻资产业务,加速向运营服务型模式转型。
针对市场关注的物业服务业务布局问题,公司工作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将依托中交集团全国业务网络开展配套服务,目前处于业务扩张期,多个区域均有新项目落地。关于摘帽预期,该工作人员明确表示:"根据监管规则,若年末净资产保持正值,公司将按程序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10月31日,公司股价盘中涨停,报收5.61元/股。
保壳战迎来关键转折
作为央企中交集团旗下唯一的A股地产上市公司,*ST中地近年陷入持续亏损困境。2024年净资产转负触发退市预警后,公司于今年1月启动"保壳"行动,计划将房地产开发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转让至控股股东。7月公布的交易方案显示,公司以1元价格出售51家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子公司的全部股权,涉及资产账面价值434.72亿元,负债473.91亿元。
资产置出后,公司管理层同步完成换届。8月31日完成资产交接后,9月6日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集体更替:董事长郭主龙等7名董事及总裁徐爱国等7名高管集体辞职,叶朝锋、曾益明接任董事职务,曾益明同时出任总裁,李进军、田玉利等新任高管均具有丰富物业服务从业经验。
物业管理业务成核心增长极
战略转型成效已初步显现。2024年12月收购中交物业服务集团100%股权后,物业管理业务营收同比激增60.91%至7.28亿元。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管面积达6,265万平方米,业务覆盖全国5大区域60余座城市,服务业态涵盖住宅、商写、政府公建等八大领域。今年上半年新拓物业面积313.89万平方米,营收同比增长70.77%至4.86亿元。
资产运营板块同样表现亮眼。商业管理在手订单年合同额0.67亿元,自持物业方面,深圳中交科技城出租率达90.32%。管理层专业背景为转型提供保障:总裁曾益明曾任龙湖物业服务集团总经理,副总裁李进军具有绿城服务集团区域管理经验。
行业转型趋势显现
*ST中地的转型路径在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珠江股份(600684.SH)2023年完成资产重组后,净利润从2022年的-17.98亿元扭亏至2024年的0.16亿元。今年10月,津投城开(600322.SH)拟以1元转让房地产开发业务,交易后归母净资产将从-5.01亿元转正至0.98亿元;*ST南置(002305.SZ)同月公告拟向控股股东转让相关资产,交易后归母权益将从-24.50亿元增至5.38亿元。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分析指出:"物业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需在成本控制和现金流管理方面建立核心竞争力。掌握市场发展规律、精准把握转型节奏,是决定转型成败的关键因素。"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