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日晚,南京奥体中心见证历史时刻。泰州队在首届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苏超")决赛中,通过点球大战4:3险胜南通队,捧起冠军奖杯。现场62329名观众共同见证了这一荣耀时刻,南京奥体中心连续第七次刷新苏超单场上座纪录。
文/段修健
"都说我们是黑马,那我们泰州队就一黑到底!"苏超唯一女主帅、泰州队主教练周高萍的豪言壮语,在决赛夜化为现实。这支以顽强著称的队伍,在淘汰赛阶段连续三场经历点球大战,最终以惊险方式问鼎冠军。
<周高萍赛后感慨万千:"从坐在冷板凳上承受质疑,到如今带领球队创造历史,这段历程让我们练就了笑对风雨的底气。"现场球迷方阵打出的"三个不相信"城市精神标语,正是这支冠军之师的最好注脚。

本届苏超联赛历时176天,完成85场激烈角逐,累计吸引243万人次现场观战,场均观众达28,628人。自第五轮起,每轮场均上座突破3万人,13支参赛队主场场均观赛人数均超2万。
南京赛区表现尤为突出,9场比赛(五台山体育中心2场、南京奥体中心7场)场均观赛人数达50,011人。端午假期成为赛事转折点,徐州率先更换比赛场地,常州推出A级景区对扬州市民免票政策,多支球队随后将主场迁至更大容量球场,直接推动观赛人数激增。
各地探索的"足球+文旅"模式成效显著。江苏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4,788.3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演艺、体育赛事等消费潜能持续释放,苏超联赛与"苏新消费"主题活动形成联动效应,构建起文体旅商融合的消费新场景。

在泰州队夺冠次日,苏超联赛的未来布局已提上日程。10月30日,宿迁市召开足球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市长刘浩强调要抓好组队集训工作,通过市场化运营增强足球发展内生动力。次日,2026赛季南京赛区招商正式启动,继2025赛季签约40家赞助商、总金额达1541万元后,新赛季商业开发持续加码。
<据组委会透露,2026赛季苏超将在球员构成上实施两大战略:强化城市属性与推进年轻化。前者旨在深化球迷与球队的情感联结,后者聚焦本地青训体系建设。如何在竞技水平、市场热度与商业开发间取得平衡,将成为各队组建的核心考量。
值得关注的是,2026年恰逢美加墨世界杯,苏超赛制设计需统筹国际赛事周期。目前南京足协超级联赛已启动人才选拔,优秀球员将获得推荐进入南京队,这种梯度培养机制或成为新赛季球员选拔新范式。
在全国城市足球联赛蓬勃发展之际,东北地区正酝酿更大动作。10月31日,辽宁省委书记许昆林会见全运会冠军辽宁U18男足时明确提出:推动举办东北地区城市足球联赛,完善青训体系,促进职业俱乐部健康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为跨省联赛奠定基础。沈佳高铁沈白段开通后,辽宁实现市市通高铁,吉林、黑龙江多条高铁线路规划中。东北三省深厚的足球底蕴与群众基础,为区域联赛提供了天然土壤。今年以来,辽宁、吉林延边等地已陆续举办城市足球联赛,为跨省赛事积累经验。
尽管当前东北地区气温已降至0℃左右,赛事筹备仍需时日,但区域联赛的构想已引发广泛期待。业内人士分析,若能整合三省资源,东北足球联赛有望成为继长三角、京津冀之后,中国足球发展的第三极。
城市足球联赛的经济价值正在显现。据《湖南日报》报道,湖南超级联赛通过"票根经济""足球+文旅商"等模式,带动关联消费突破200亿元。重庆、四川等地统计部门也指出,足球赛事对住宿、餐饮等消费拉动作用显著。
当前,湘超、渝超、川超正在进行常规赛,蒙超已落幕,赣超、辽超、鲁超进入尾声,琼超将于11月29日开赛。随着东北地区联赛筹备提速,中国足球或将形成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四大区域联赛并驾齐驱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