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公共交通网络极为发达——叮叮车穿梭于老街巷弄,巴士覆盖全城,地铁线路高效便捷。相比之下,开车因全链条高成本成为少数人的选择,这也直接导致香港汽车保有量长期处于低位。
油车成本:从停车到税费的全链条压力
记者走访香港多个普通停车场发现,时租费用普遍达30~40港元,中心区域甚至突破50港元。燃油成本同样惊人:每升汽油价格稳定在27~30港元区间,以百公里油耗10升的燃油车计算,单次百公里行程燃油支出即达270~300港元,是内地同级别车型的2-3倍。
购车环节的首次登记税(FRT)更是将油车推向“重奢”行列。根据现行梯度税率:15万港元以内部分税率为46%,15万至30万港元部分升至86%,超过30万港元部分达115%,50万港元以上车型税率高达132%。以税前30万港元的燃油车为例,仅税费就需缴纳19.8万港元;若裸车价达50万港元,实际购车成本将飙升至92.8万港元。
电动车崛起:政策驱动与成本优势双轮驱动
尽管油车成本高企,香港街头仍常见两类车型:一是丰田、本田等日系MPV(满足家庭出行需求),二是特斯拉、比亚迪等电动车。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香港电动私家车登记量达18,356辆,渗透率高达68.6%。其中,比亚迪凭借产品力优势超越特斯拉,成为最畅销电动车品牌。
政策红利:首次登记税宽减延长至2026年
为推动电动车普及,香港政府于2024年2月宣布延长首次登记税宽减政策至2026年3月31日,并调整宽减规则:一般电动私家车宽减额上限由97,500港元降至58,500港元;“一换一”计划车主宽减额上限由287,500港元降至172,500港元;应课税价值超50万港元的车型不再享受宽减。
参与“一换一”需满足严格条件:旧车须在香港首次登记满6年、车主连续持有18个月以上,且取消登记前12个月内至少10个月持有有效牌照;新旧车登记日期间隔不得超过3个月。满足条件者,可享最高172,500港元税费减免。
实测案例:特斯拉Model Y税费节省超11万港元
记者国庆期间走访香港某商场特斯拉体验店发现,Model Y后轮驱动版裸车价282,800港元。按现行规则,电动车享最高58,500港元税费减免后,消费者仍需支付124,708港元税费,总价达407,508港元。但通过“一换一”政策,起售价直降至293,508港元,相当于节省约11.4万港元税费。
销售人员透露:“即使没有旧车,也可通过本地车代理购买‘一换一名额’,费用约2万多港元,但能省下11万多港元税费,绝大多数消费者都会选择这种方式。”
使用成本:充电费用仅为油车1/5
电动车的日常使用成本优势显著。香港公共充电桩计费分为两种模式:按时长计费常规价格为30港元/小时(优惠时段21港元/小时),按电量计费则低至3港元/度(机场快充站)。为提高效率,充电完成后车辆需立即驶离,避免长期占用充电车位。
以百公里耗电15度的电动车计算,单次行程充电成本仅45港元,仅为同级别油车(270~300港元)的1/5至1/6。这种成本差异,进一步推动了香港消费者向电动车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