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领域向来不乏传奇创业故事,而近期一则融资消息再次印证了这一点——美国酸奶品牌Chobani(土耳其语“牧羊人”)宣布完成6.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跃升至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22亿元)。据《福布斯》估算,创始人哈姆迪·乌鲁卡亚(Hamdi Ulukaya)身家随之飙升至约135亿美元,成为新晋土耳其首富。

20年:从70万美元贷款到千亿消费帝国
Chobani的崛起始于2005年。当时33岁的乌鲁卡亚偶然看到一则广告:零售食品巨头卡夫旗下一家拥有84年历史的酸奶厂正在出售。尽管顾问和律师都劝阻他“卡夫都搞不定的厂子,你凭什么让它起死回生”,但乌鲁卡亚仍用银行贷款的70万美元买下工厂,创立了Chobani。团队初始仅5人,而他的底气源于土耳其东部的家族乳业背景——从小在奶牛场学习制作奶酪和酸奶的他,对乳制品的热爱刻在基因里。
1994年移民纽约后,乌鲁卡亚发现美国市场缺乏土耳其风格的浓稠酸奶,且主流产品充斥添加剂。买下工厂后,他瞄准希腊酸奶细分市场,用两年时间完善配方,于2007年将首批产品运往长岛杂货店。当时美国酸奶市场由优诺、达能、通用磨坊等巨头垄断,希腊酸奶仅占1%份额。但Chobani凭借高蛋白、无添加的定位迅速突围,五年后营收突破10亿美元,稳居细分市场第一。
与传统消费品牌依赖广告或低价铺货不同,乌鲁卡亚在定价策略上颇具巧思:既要保证利润空间,又要避免价格过高丧失竞争力。同时,他冒险选择通过全国连锁超市分销,甚至提出用酸奶支付上架费。如今,在健康轻食理念推动下,Chobani已占据美国酸奶市场重要份额,即便巨头入局也难以撼动其先发优势。据《纽约时报》旗下Dealbook报道,Chobani预计今年净销售额达38亿美元,同比增长28%,产品线已扩展至燕麦奶、奶精和即饮咖啡。

融资史:VC难投的“反套路”品牌
尽管估值高达1422亿元,但Chobani成立20年来融资次数极少。公开资料显示,除今年这轮融资外,公司仅在2014年和2018年有过两次关键融资:
2021年,Chobani曾提交IPO申请,估值100亿美元,但因市场环境降温于2022年撤销。尽管不依赖外部融资,乌鲁卡亚却热衷金融工具创新:公司设立纽约首家食品类初创企业孵化器Chobani Food Incubator,为竞争大公司的食品初创企业提供创业指导和2.5万美元资金支持。
转型扩张:两笔收购打开新增长极
IPO受挫后,Chobani通过两笔重磅收购加速转型:
这两笔收购不仅推动Chobani转型为多元化食品饮料平台,更显著提升了估值空间。
中国市场:谁能成为下一个“Chobani”?
Chobani的成功引发对中国市场的联想。目前国内希腊酸奶品牌中,安慕希主打“希腊风味”而非高蛋白产品,真正对标Chobani的是吾岛、乐纯等专注低温希腊酸奶的品牌,其核心客群为注重配料、追求高蛋白的年轻消费者和健身人士。
尽管中国希腊酸奶市场潜力巨大,但相较于美国仍处于早期阶段。最终谁能主导这一新兴市场,仍需经历激烈竞争与长期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