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中,总有一些现象让人难以捉摸,阿特斯(688472.SH)便是其中之一。近期,这家公司业绩持续承压,然而股价却意外大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自9月以来,阿特斯股价自低位最大涨幅高达142.80%,目前总市值已攀升至885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一表现与公司业绩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业绩数据来看,阿特斯的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2024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22.6%;而到了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再度下滑49.41%,业绩压力显而易见。
那么,阿特斯股价为何能在业绩不佳的情况下逆势大涨呢?这主要得益于“储能”这一A股热门题材的兴起。阿特斯恰好站上了这一风口,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美国储能需求快速增长,为不少中国企业提供了市场红利。AI产业的核心是算力,而算力的基础则是电力。随着美国AI产业的爆发式增长,电力缺口日益凸显。然而,新建电厂根本来不及满足这一需求——AI算力的扩张速度以“月”为单位,而传统电厂的建设周期往往要按“年”计算。此时,新型储能技术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其基本原理是“削峰填谷”,即把夜间用不完的电存起来,等到白天用电高峰时再释放。
中国在全球储能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2024年,中国储能系统的出货量占全球的75.2%,储能电池的出货量占比更是高达96%。阿特斯作为全球主要的光伏组件和大型储能系统产品制造商之一,自然也从中受益。
阿特斯自2015年开始布局储能业务,2018年开发了第一座储能电站,2021年成功交付第一个项目。目前,公司的大储业务已布局美国、欧洲、澳洲、加拿大等高盈利市场,其中美国市场占比在50%左右。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储能业务前景广阔,但阿特斯储能业务目前的规模仍远小于光伏组件业务,难以完全抵消公司光伏主业下滑带来的影响。今年上半年,阿特斯“储能业务分部”收入45.01亿元,仅占公司总营收的21.38%。
与此同时,公司主营的光伏组件业务目前仍深陷困境。根据InfoLink的统计,截至10月底,TOPCon组件价格为0.693元/W,HJT组件价格为0.83元/W,月内均无变化。尤其是市占率最高的TOPCon组件,目前价格仅比今年5月到7月间创下的0.68元/W的历史最低价高0.013元/W,年内下跌2.39%,较2024年初价格低30.7%。这个价格已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年初公布的一体化组件现金成本价相差无几,意味着大多组件厂商仍在做“赔本买卖”。尽管光伏板块三季报整体盈利有所修复,但大多企业的组件业务仍是亏损大户。
阿特斯组件业务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只有6.75%,比去年同期又下降了6.87个百分点。面对这种不太乐观的情况,阿特斯只好“主动限产保价”,响应并执行“反内卷”政策。公司预计第三季度组件出货量会调整到5.0-5.3GW,全年出货量预计在25-27GW左右。
然而,产能利用率低不仅影响公司收入,还会直接推高每件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2025年上半年,阿特斯一共计提了6.62亿元的信用和资产减值准备,其中资产减值损失是6.12亿元,信用减值损失是0.50亿元。
此外,公司还摊上了多项专利侵权官司。有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国特拉华州联邦法院告阿特斯专利侵权,涉及金额高达10.58亿元。再加上美国“大而美”法案加强了对受限制外国实体的约束,公司未来在北美市场的发展也多了些不确定性。
在这一背景下,大股东选择减持套现并不奇怪。9月16日晚间,公司公告股东元禾重元拟减持不超2.04%公司股份,时间是“自公告披露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在该股东减持计划披露后,阿特斯已经累计上涨90.48%。也就是说,大股东的减持计划可谓“正是时候”。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9月12日晚间,阿特斯刚刚公告,元禾重元已经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了公司总股本的1.53%,套现5.67亿元。而今,阿特斯股价已经“上天”,而基本面又有诸多不确定性。大股东们减持的冲动,会不会更加强烈?这无疑给阿特斯的未来增添了几分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