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记者 宁坤)2025年11月14日,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海关总署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二手车出口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严控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规范出口许可证申领、建立企业动态管理机制等六项核心措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表示,此举将有效规范市场秩序,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当前,我国汽车出口量已跃居全球首位,但在高速发展过程中,部分企业通过“零公里二手车”(即未实际使用的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规避监管,对正常出口秩序造成冲击。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此类违规出口案例同比增长超30%,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六项强化措施构建出口管理新框架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解读称,《通知》通过六大维度构建系统性管理方案:
明确要求二手车出口必须为“有里程、使用过的旧车”,并设定180天注册期限门槛。这一规定直指“零公里二手车”乱象,确保出口车辆符合国际通行标准。
针对部分企业试图通过“改装车”名义变相出口新车的问题,《通知》要求企业提供改装真实性证明材料,且车辆需符合公告和认证要求,从源头堵住监管空白。
要求出口企业建立覆盖海外市场的可持续服务体系,包括配件供应、维修网络等,防止短期投机行为损害中国汽车品牌声誉。
首次将汽车生产企业纳入出口服务链条,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建设海外售后网络,形成“主机厂+经销商+服务商”的协同模式。
通过“负面清单+信用评价”机制,对违规企业实施联合惩戒,防止“换壳复出”现象,提升行业整体诚信水平。
鼓励企业建设覆盖检测、整备、物流、金融的出口服务体系,推动行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行业呼吁:维护中国汽车海外形象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付炳锋强调:“我国汽车产业国际化成果来之不易,2025年1-10月出口量已突破400万辆,但品牌溢价能力仍与欧美日存在差距。全行业需以高度责任感维护出口秩序,杜绝恶性竞争。”

转载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央视财经,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