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保龄宝董事长突然辞职背后:业绩回暖难掩实控人资金压力

时间:2025-11-19 08:27:17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北京商报

11月17日晚间,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龄宝”)突发公告,公司董事会当日收到董事长戴斯觉的书面辞职报告。这位2021年3月接棒的A股最年轻董事长,在任期内见证了公司从业绩巅峰到连续下滑,再到2025年回暖的跌宕历程。受此消息影响,11月18日保龄宝股价大跌6.37%至10元/股,总市值缩水至38.06亿元。


董事长辞职引发市场震动

公告显示,戴斯觉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但仍保留全资孙公司BLB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INGAPORE)PTE.ITD.、BLB BIO-TECH USA INC董事职务。根据《公司法》规定,其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时生效,公司将尽快启动董事长补选程序。截至公告披露日,戴斯觉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但通过北京永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间接持有2950.87万股(占总股本7.75%),系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

从行业龙头到资本博弈

作为国内功能糖行业首家上市公司(2009年深交所上市),保龄宝曾凭借与娃哈哈、蒙牛、伊利等巨头的合作,以及2004年成为可口可乐中国唯一果葡糖浆供应商的契机,迅速崛起为行业龙头。然而,2016年原控股股东刘宗利因转型教育服务业失败,通过多次股权转让逐步退出,最终在2017年1月将控制权交予永裕投资。当时年仅22岁的戴斯觉由此成为A股最年轻的实际控制人,公司主业重新聚焦功能代糖领域。

代糖风口下的业绩过山车

2021年元气森林气泡水爆红,带动赤藓糖醇等代糖产品需求激增。作为核心供应商,保龄宝当年营收达27.65亿元创历史新高。但好景不长,随着行业产能在2022年加速扩张(全球需求17.3万吨,头部6家产能即达44.5万吨/年),价格战导致保龄宝营收连续三年下滑:2022年27.13亿元、2023年25.24亿元、2024年24.02亿元。公司将其归因于“外部环境压力与行业竞争加剧”。

2025年回暖难掩实控人危机

进入2025年,保龄宝核心产品减糖甜味剂、益生元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叠加降本增效措施,业绩出现回暖迹象。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6亿元(同比增长15.98%),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32.58%)。战略定位专家詹军豪分析称:“若能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扩大高附加值产品份额,业绩复苏具备可持续性。”

然而,董事长辞职背后,实控人永裕投资的资金压力浮出水面。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永裕投资在2024年9月被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3515.63万元,戴斯觉因此被限制高消费;2025年9月再被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飙升至2.53亿元。两项合计近3亿元的执行金额,约为保龄宝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2.5倍。

市场担忧股权结构稳定性

詹军豪指出:“控股股东多次被列为被执行人,可能引发股权质押或减持风险,若资金问题无法缓解,将直接影响公司股权结构稳定性。”晶捷品牌咨询创始人陈晶晶也表示:“任何减持、司法冻结或拍卖都可能放大控制权松动风险,对市场情绪形成外溢影响,进而干扰上市公司治理稳定性。”

针对戴斯觉辞职原因及永裕投资资金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保龄宝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未获回复。这场突如其来的高层变动,能否在业绩回暖的窗口期化解实控人危机,仍待市场检验。

北京商报记者 孔文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