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香港‘房二代’古汉宁30亿资产清零,家族转型为何失败?

时间:2025-09-29 03:10:35 来源:壹只灰鸽子 作者:壹只灰鸽子

在商界,有句老话叫“天狂有雨,人狂有祸”,这句话在香港富二代古汉宁身上得到了应验。两年前,他面对讨薪员工时的嚣张态度,如今却成了自己失败的预言。

2023年,古汉宁因发不出工资,被员工围堵在公司大楼。他不仅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慌乱,反而轻描淡写地对秘书说:“让他们去仲裁呗,一审二审慢慢来,拖到最后说不定公司破产,钱都不用我还了。”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法院的清算会如此迅速且彻底。2025年9月,上市公司亿晶光电发布公告,原实际控制人古汉宁所持有的公司股权已全部被法院处置完毕,他持股归零,彻底“裸奔”出局。



这些股权,原本是古汉宁的父亲古耀明在2019年斥资30亿元买下的,希望成为家族转型的“金母鸡”。然而,交到儿子手里仅四年,不仅没有孵出蛋,反而连鸡窝都赔了个精光。

古汉宁是个标准的“房二代”。他1993年出生,拥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其父古耀明是广东河源人,80年代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是那个年代少见的高材生。古耀明赶上深圳大开发的浪潮,从测绘技术员做起,逐渐拉起一支施工队,1996年在布吉拿下第一块地,创立了“勤诚达”。

这家公司后来在深圳房企中排名前六,尤其擅长旧城改造,业务一度拓展到广州、长沙。然而,旧改行业周期长、垫资大,对资金链极其敏感。2017年左右,古耀明察觉到地产行业风向有变,开始寻找新出路,最终选中了光伏行业,盯上了亿晶光电。

经过两年的谈判,2019年,古耀明终于以30亿元拿下亿晶光电的控制权,本想自己先带路,再逐步交给儿子。然而,2020年一场风波打乱了计划——深圳龙岗区一位副区长被调查,而古耀明早年正是在龙岗起家。虽然他最后有惊无险,但这场风波加速了他的交班。

2021年,28岁的古汉宁正式接手公司。此时,房地产行业已进入下行周期。但古汉宁不信邪,认为这只是短期波动,不但不该收缩,还应该“抄底”。然而,抄底需要钱,勤诚达当时已经借不到什么钱。于是,古汉宁做了一个致命的决定:用亿晶光电的股权为地产板块的融资做担保。



这个决定,等于把父亲好不容易从地产篮子里拿出来的“鸡蛋”,又塞了回去。结果可想而知,地产没抄到底,勤诚达反而崩得更快。到2023年,公司连工资都发不出了,这才有了员工围堵讨薪的那一幕。

而亿晶光电的股权,也因为担保连带责任,被法院轮候冻结。债主们纷纷上门,官司一场接一场。古汉宁当年对员工说“仲裁慢慢来,破产就不用还钱了”,没想到法院真的来了,但不是帮他逃债,而是帮债主讨债。

从2023年开始,他持有的亿晶光电股权被陆续冻结。2024年底,法院启动司法拍卖。可惜光伏行业也不景气,股权几次流拍,直到2025年9月才全部处置完毕。30亿买来的公司,四年时间被全部清零,古汉宁完美演绎了什么叫“富不过三代”。



有人可能觉得,古汉宁失败是因为他年轻、没经验。但更深层的原因,或许出在他的态度和能力上。公开资料显示,古汉宁2018年时25岁,仍在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读本科。25岁还没毕业,难免让人怀疑他的学习能力和责任心。

也许有人会说,中国很多老板也没读多少书,不照样成功?但我们要看清楚,那些“没读书”的老板,大多是因为当年没条件读书,而不是有书不想读。他们在商战中摸爬滚打,练就了极强的学习和应变能力。

反观古汉宁,有最好的教育资源、最完整的接班计划,却连最基本的风险隔离都没做到。还记得2023年,北京石榴集团的老板在一次媒体沟通会上当场下跪,发誓用生命保障投资人权益。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至少他展现了负责的态度。

而古汉宁面对讨薪员工,却是一副“你们随便告,我无所谓”的姿态。这种态度,不仅寒了员工的心,也让外界对他的经营能力彻底失去信心。企业的生死,往往不在于外部环境多差,而在于老板有没有担当、有没有能力。

商场如战场,不管你爹是谁,最终要靠真本事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