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南新制药重组崩盘、遭证监会立案,9000股民何去何从?

时间:2025-10-07 08:03:57 来源:壹只灰鸽子 作者:壹只灰鸽子

南新制药近期可谓是风波不断,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来形容其处境,可谓恰如其分。

在国庆长假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晚上,南新制药连续发布了两条重磅公告:一条是宣布终止资产重组计划,另一条则是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调查通知书。再加上此前几日第二大股东宣布“顶格减持”的消息,这三记重拳接连落下,让9000多名持股股民陷入了彻夜难眠的境地。

南新制药作为科创板公司,其股价波动幅度较大,一天之内涨跌幅最高可达20%。因此,节后开盘若真的出现连续大跌,那场面将不堪设想。



在众多消息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证监会的立案调查。

公告中提到的“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听起来颇为官方,实则是指公司可能在财务数据上动了手脚。早在今年4月,南新制药就曾“自曝”过一起财务问题,称2023年12月提前确认了本应在2024年入账的收入,金额高达2454万元。这一操作导致2023年的营收“虚胖”,而2024年的营收则“被瘦身”。

公司对外解释称这是“会计差错”,更正一下即可,不算大问题。然而,证监会显然并不这么认为。既然已经立案,就说明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这笔收入“跨期确认”基本坐实了2023年和2024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虽然虚增虚减的金额不算特别大,占营收比例不到5%,但关键在于:这是否只是冰山一角?

根据最新的财务造假处罚规定,如果公司只是这一笔操作,那么最坏的结果也就是罚款、ST(特别处理)。但如果查出来虚增比例超过20%,或者往前几年也有类似操作,那么公司就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红线。

换句话说,南新制药现在头上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掉不掉、掉多狠,全看证监会最后的调查结果。



如果说立案调查是公司的“内伤”,那么股东减持和重组失败就是公司的“外伤”了。

就在公告发布前五天,公司第二大股东广州乾元宣布要减持3%的股份。这个比例很有讲究——A股规定,持股5%以上的股东,90天内最多只能减持3%。也就是说,这位股东是“顶格减持”,一点余地都没留。

股民对这种行为特别敏感:你都要跑了,我还能安心留着吗?

更雪上加霜的是,公司同时宣布终止一项对外部医药资产的收购计划。这个重组原本被寄予厚望,是南新制药转型突围的关键一步。公司原本打算掏出4.8亿元现金全资收购,不涉及发行股份,理论上就算被立案也不该影响交易。

那为什么还是黄了呢?官方说法是“双方协商未达成一致”。但市场普遍猜测,很可能是监管层面出手叫停。毕竟现在公司正被调查,任何重大资产运作都可能被暂缓。

这不是南新制药第一次重组失败。早在2020年刚上市时,它就提出过一个26亿元的并购计划,后来缩水成收购51%股权,结果折腾两年还是告吹。

一次次画饼,却一次次落空,投资者的耐心早就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南新制药走到今天这一步,其实早有征兆。其核心问题,出在主业疲软上。

公司是靠“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起家的。这是一种抗流感病毒药物,效果其实比大家熟知的奥司他韦还要好,但缺点也很明显:必须静脉注射,没法口服。这就意味着患者必须去医院输液,不能自己在药店买药回家吃。

也正因为这样,帕拉米韦的知名度远不如奥司他韦,市场规模也小得多。不过,在南新制药上市初期,它是国内唯一拥有这个药的生产企业,“独家”就是它最大的护城河。

可惜好景不长。2023年开始,帕拉米韦的仿制药陆续获批上市,南新制药的垄断地位被打破。

到2024、2025年,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公司的营收也一落千丈——2025年上半年只有6000多万元,还不到2020年巅峰时期10亿元的一个零头。

更让人担心的是公司的应收账款,看起来卖出去的药很多都没收回钱来。

据统计,从2020年上市至今,南新制药累计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超过6亿元,基本都是收不回来的坏账。

这也让人不禁怀疑:公司过去的销售收入,到底有多少是“纸面富贵”?



面对主业萎缩,南新制药不是没有尝试自救。

公司从2020年就开始研发帕拉米韦的吸入剂型,想通过改变给药方式突破现有困局。目前吸入溶液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如果能成功,无疑将大大拓宽使用场景。

但问题在于,新药研发周期长、风险高,远水难解近渴。更何况,科创板虽然鼓励创新,但最终还是要看企业能不能实现收入、能不能盈利。

如果一直“只研不发”,资本市场也很难持续买单。

回头来看,南新制药上市五年来累计亏损超过5亿元,基本没给股东赚过钱。公司之所以还有钱去做现金收购,全靠当初IPO融来的12亿元资金在支撑。

但如果主业持续不振,转型又屡屡受挫,这笔钱还能烧多久?

南新制药目前面临的,除了业绩问题,还有信任危机。

立案调查打击的是投资者对财务真实的信任;股东减持打击的是对治理结构的信任;重组失败打击的是对转型前景的信任;而主业萎缩,更是动摇了公司生存的根基。

南新制药的9000多股民,这个国庆节过得相当不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