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迎来重大突破:OpenAI与半导体巨头博通公司(Broadcom)正式签署一项为期四年、总额达数十亿美元的芯片开发协议,双方将联合研发并部署总计10吉瓦算力的定制化AI芯片及计算系统。这一合作不仅标志着OpenAI在自研芯片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更预示着AI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升级。
根据协议,OpenAI将首次尝试自主设计图形处理器(GPU),将其在大模型研发中积累的算法优势转化为硬件架构创新。这些定制芯片由OpenAI与博通联合研发,博通负责自2026年下半年起的全球部署工作。尽管具体财务条款未公开,但消息人士透露交易总额可能突破十亿美元量级。
资本市场迅速作出反应,合作消息公布后博通股价在美股早盘交易中一度飙升近10%,延续其过去6个月累计上涨80%的强劲势头,市值突破1.5万亿美元大关。
双方合作始于18个月前,初期聚焦AI加速器定制开发,随后逐步扩展至服务器机架、网络设备及数据中心连接技术等领域。新一代服务器机架将采用博通的高性能以太网技术和先进互联方案,部署在OpenAI自建及第三方合作数据中心中,为AI模型训练与推理提供算力支撑。
通过整合博通、英伟达及AMD的芯片资源,OpenAI当前拥有的总计算能力已达26吉瓦,相当于纽约市夏季用电需求的两倍。但这一规模仍无法满足需求——公司预计未来数年将投入数千亿美元用于计算和基础设施建设。
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阿尔特曼和总裁格雷格·布罗克曼均表示,现有算力远不足以支撑AI产品需求。公司计划在全球新建多个大型数据中心,以支撑下一代AI模型的训练与运行。据内部会议透露,OpenAI的长期目标是到2033年建设总计250吉瓦计算能力,相当于当前全球AI算力总和的数十倍,预计投资总额可能超过10万亿美元。
为支撑这一宏伟计划,OpenAI正在探索创新融资工具,但具体方案尚未披露。目前公司估值已达50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初创企业之一,其推出的ChatGPT和视频生成软件Sora等产品每周活跃用户超过8亿。
业内分析指出,此次合作标志着AI产业从算法竞争转向基础设施建设的新阶段。贝恩咨询公司9月发布的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将推动相关收入达到每年2万亿美元。博通凭借其在高端定制芯片和数据中心互联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已成为这场变革的核心受益者。
分析人士认为,OpenAI与博通的合作不仅将重塑AI算力供给格局,更可能催生新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范式。随着全球科技企业竞相布局AI基础设施,一场围绕算力、效率和可持续性的产业竞赛已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