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园、薛舒宁(熊园系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据海关统计,按美元计,2025年9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8.3%,高于市场预期的5.7%,前值为4.4%;进口同比增长7.4%,远超市场预期的1.4%,前值为1.3%。这一数据表明,在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进出口仍展现出较强韧性。
9月出口增速回升至近半年新高,剔除低基数效应后与4-8月水平接近,持续体现中国出口的强韧性。三季度出口累计同比增长6.5%,略高于一二季度,为三季度GDP增速和全年“保5%”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值得注意的是,9月进口同比大幅升至7.4%,创近一年半来新高,季度同比也自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后首次转正,显示国内需求逐步回暖。
展望四季度,出口增速预计有所回落但仍将保持正增长,4月关税加征以来中国出口整体偏强,年中市场普遍预期的出口转负情形并未出现。中美谈判窗口未关闭,关税实质性大幅加码可能性较低,需紧盯未来几周变化及10月底可能的中美最高层会晤。
9月我国出口增速回升3.9个百分点至8.3%,主因去年9月受台风影响基数走低。剔除基数效应后,9月两年复合出口同比增速为5.3%,略低于4-8月中枢水平(6.2%),但仍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三季度出口累计同比增6.5%,略高于一季度的5.6%和二季度的6.2%。
在美国关税冲击下,前三季度出口均保持在6%左右的中高增速,主要支撑来自两方面:一是欧盟经济景气度提升带动进口回暖,今年前三季度欧元区制造业PMI中枢水平约为49.0%,高于2024年的45.9%,制造业复苏带动进口回暖,今年欧盟进口累计同比增5.3%(数据仅更新至7月),较2024年回升8.6个百分点;二是我国在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中的份额提升,9月对非洲、中东出口仍偏强,主要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份额提升,对非洲、中东出口增速远超当地进口增速。
2024年四季度我国出口同比增9.9%,较2024年三季度回升4个百分点。单纯考虑基数回升,今年四季度我国出口增速可能会回落至2%-3%附近。除基数效应外,四季度美国进口增速预计继续放缓(Q2在0附近,8月进一步回落至-5.6%),我国对美出口预计仍将维持较大幅负增;但欧洲和新兴市场支撑出口的逻辑不变,指向四季度出口同比大概率仍为正。
近期中美关税再升级,但维持此前判断:中美双方并未关闭谈判窗口,关税应难以实质性大幅加码,需紧盯10月底可能的中美最高层会晤。
9月出口延续“欧强美弱”格局,对新兴市场出口依旧强劲,非洲、东盟仍是最主要拉动。具体来看:
分商品看,电子中间品仍是出口最大拉动,机械、交运设备出口延续偏强,终端消费电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仍弱。具体来看:
9月我国进口同比增7.4%,创2024年5月以来新高,也高于Wind一致预期1.4%;Q3进口同比增4.3%,为连续三个季度负增后首次转正。结构上看:
地缘博弈超预期;特朗普政策超预期;测算方法存在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