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廊坊银行29亿股募资获批,国有控股与公司治理双重变革

时间:2025-10-16 18:10:17 来源:财经众议院 作者:财经众议院



2025年9月,河北金融监管局正式批复廊坊银行变更注册资本方案,同意其募集不超过29.09亿股新股。按当前57.70亿元股本计算,此次增资将使资本金规模扩张超50%,标志着这家城商行进入发展新阶段。

国有资本主导下的股权重构

此次增资扩股完成后,廊坊银行国有股占比将从现有水平跃升至57.37%,实现从国有参股到国有控股的质变。这一转变源于2025年以来的系列股权调整:1月,廊坊市最大国企廊坊控股通过受让三家企业股份,以19.99%持股比例成为第一大股东;6月董事会通过的增资方案明确,募资对象聚焦河北省属及廊坊域内优质国企,预计筹资规模达80亿元。

地方国资的深度介入,与化解金融风险密切相关。当前华夏幸福系企业225.75亿元债务已由廊坊市属国企承接,债务保障度显著提升。但股权质押风险仍存,截至2025年6月末,前十大股东中三户存在股权质押,质押股份占比达31.28%,其中两大股东未派驻董监事参与实际经营,给股权稳定性埋下隐患。

治理架构的“分合”重构

伴随股权结构调整,廊坊银行启动了公司治理体系深度改革。2024年10月女董事长邵丽萍辞任,拉开变革序幕。此前其掌舵期间,党委、董事会、管理层呈现“三巨头”格局:党委书记李克俭、董事长兼代行长邵丽萍、纪委书记兼监事长段志勋,行长职位长期空缺。

改革后形成“一合三分”新格局:

1. “合”:党委书记与董事长职务合并。2024年12月,具有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多部门管理经验的崔建涛,同时获任党委书记与董事长,终结两职长期分设状态。廊坊市委将其纳入统一管理,行领导班子考核由市委组织部直接实施。

2. “分”:董事长与行长分设。2025年7月,建设银行沧州分行原副行长付铁军出任党委副书记、提名行长,终结长达三年的行长空缺期。纪检系统同步调整,1月党国振出任纪检监察组组长,原监事长段志勋专职履职,实现纪检与监事职能分离。

但人事安排仍存争议。现任监事长段志勋(1965年生)已达退休年龄,党委副书记刘万永(1963年生)超龄服役,此类安排是否为过渡性方案尚未明晰。联合资信7月评级报告指出,在市委指导下完成的干部考核,标志着治理体系完善迈出关键一步。

业绩承压下的转型考验

尽管治理结构优化,但经营数据揭示深层挑战。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3028.36亿元同比减少53.42亿元,营收36.19亿元、净利润2.45亿元分别下降20.69%和57.09%,连续三年下滑。资产质量方面,不良贷款率升至2.44%,拨备覆盖率跌破120%监管红线至104.29%,成本收入比攀升至50.09%。

关联交易管控初见成效,最大单一关联方授信占比7.81%,较2023年末下降,但全部关联方授信占比仍达36.25%。新任董事长崔建涛9月透露,截至2025年7月总资产稳守3000亿元关口,但具体增减情况未予披露。

这场由股权重构引发的治理变革,能否带动经营业绩触底反弹?在国有资本深度介入、治理架构专业分化的新格局下,廊坊银行正面临关键的转型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