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黄昱
编辑 | 王小娟
在全球科技竞争与AI浪潮的双重驱动下,阿里巴巴集团与蚂蚁集团近日宣布了一项重大战略投资:共同斥资9.25亿美元(约合66亿元人民币),购入香港铜锣湾港岛一号中心13层甲级写字楼,作为两家公司的香港总部。这一交易不仅创下2021年以来香港写字楼市场最大规模买卖纪录,更成为阿里全球化战略升级的关键落子。
此次收购的港岛一号中心位于铜锣湾核心商业区,毗邻维多利亚港,距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仅5分钟车程。该物业由文华东方酒店集团重建,前身为1973年开业的香港怡东酒店,2025年竣工后将成为铜锣湾稀缺的临海甲级写字楼地标。
尽管阿里巴巴自1999年成立以来便深耕香港市场,但此前一直以租赁形式设立办公室。此次直接购入整栋写字楼,标志着其战略从“租赁运营”转向“资产持有”。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明确表示:“香港是阿里巴巴理想的大本营,我们将以此为基地持续拓展国际业务。”
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亦强调,香港作为连接中国与全球市场的桥梁,其创业氛围与创新生态为蚂蚁集团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提供了战略支点。未来,蚂蚁将加大在香港的人才投入,壮大本地团队。
此次交易恰逢香港写字楼市场回暖。仲量联行报告显示,受新股市场活跃及财富管理需求增长推动,2025年8月香港甲级写字楼净吸纳量达31.4万平方呎,空置率仅微升至13.5%。戴德梁行资本市场部指出,阿里与蚂蚁由“租赁”转向“购置”,反映了科技企业对香港中长期发展潜力的坚定信心。
从财务层面看,阿里的战略转型亦获资本市场认可。摩根大通近期将阿里美股目标价从170美元上调至245美元,港股目标价从165港元上调至240港元。该行认为,AI服务将提升商家运营效率与消费者体验,为阿里广告与工具服务创造重新定价空间。
阿里与香港的渊源可追溯至1999年。成立初期,阿里便在香港设立财务与法律部门;2005年,淘宝进入香港市场,打通两地电商流通链路;2014年,阿里云在香港建设首个海外数据中心。目前,其业务已覆盖支付、电商、科技等全场景。
在资本运作层面,香港更是阿里的核心阵地。2019年,阿里在香港联交所完成第二上市,募资超100亿美元;2024年,其转为纽约与香港双重主要上市,成为首家获此地位的中国科技企业。马云曾直言:“回香港上市,是阿里巴巴20周年的重要里程碑。”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战略价值体现在四大维度:专业人才储备、稳健资本市场、创新文化氛围及全球连接能力。蔡崇信总结道:“香港为阿里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复合优势。”
阿里此番“买楼”并非孤例。近年来,京东、小红书、字节跳动等内地科技企业均加大了在香港的布局。云锋金融旗下证券子公司更于2025年9月获批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意在构建“下一代Web3金融生态系统”。
戴德梁行资本市场部分析,企业购置总部物业意味着更深度的本地化运营与更长远的市场承诺。随着AI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与区域枢纽的吸引力持续增强。
从租赁到购置,阿里此次战略升级不仅彰显了其深耕香港的决心,更预示着中国科技企业正通过香港这一“超级联系人”,加速向全球科技巨头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