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绝味食品深陷困境:财务造假、业绩下滑与行业破局之路

时间:2025-10-21 08:29:32 来源:DoNews 作者:DoNews


撰文|H.H

编辑|杨勇

来源 | 氢消费出品

ID | HQingXiaoFei

曾被誉为国内"鸭货一哥"的绝味食品,近期因财务问题陷入舆论漩涡。这家依靠加盟模式快速扩张的卤味巨头,正面临上市以来最严峻的经营考验。

据监管部门通报,绝味食品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处以数百万元罚款,股票简称变更为"ST绝味"。与多数上市公司通过虚增收入粉饰财报不同,该公司过去五年累计隐瞒营收超7亿元,这种反常规操作引发市场广泛猜测。

财务数据暴露的经营危机更为直观:2024年上半年营收28.2亿元,同比下降15.6%;净利润1.75亿元,同比骤降40.7%。这是绝味食品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营收净利润双下滑的窘境,折射出卤味行业深层次的转型阵痛。


财务迷雾背后的行业潜规则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通常表现为虚增收入,而绝味食品的"反向操作"引发行业关注。据知情人士透露,其隐瞒的营收可能源自加盟体系的灰色地带——指定装修公司收取高额装修费。这种在连锁加盟领域普遍存在的操作模式,通过抬高装修成本形成账外收入。

以某二线城市门店为例,标准装修市场价约15万元,而通过品牌指定装修公司费用高达18万元以上。这种价差在绝味食品万店规模下,累计形成的账外资金流相当可观。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收入在上市筹备期通常不被纳入主营业务统计,形成监管盲区。

财务透明度缺失的代价已然显现。若非此次处罚事件引发关注,这家曾经的卤味龙头几乎要被市场遗忘。回溯其发展历程,2005年创始人戴文军为避开武汉市场竞争转战长沙,通过加盟模式开启疯狂扩张,2017年门店突破万家,2024年达到近15000家的峰值。


图源:绝味鸭脖官方微博

规模扩张的另一面是经营质量恶化。财报显示,2022年净利润同比暴跌76.06%,2025年上半年继续下滑40.7%。门店数量从2024年6月的14969家锐减至2025年6月的10725家,降幅达28.4%。这种断崖式收缩,暴露出加盟体系的结构性矛盾。

加盟商"用脚投票"的背后,是行业普遍面临的盈利困境。一条商业街出现多家绝味门店的现象屡见不鲜,过度密集的网点布局摊薄了单店收益。社媒平台上"卤味刺客"的吐槽频现,60元/斤的鸭脖价格与消费者预期形成强烈反差,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图源:绝味食品财报

内外交困的衰落轨迹

绝味食品的滑坡可从三个维度解析:首先是扩张失衡带来的连锁反应。中央工厂+加盟门店模式在扩张期效率显著,但当门店密度突破临界点后,同区域竞争导致单店营收下降25%-30%,加盟商盈利周期从18个月延长至30个月以上。

价格与食安问题形成双重打击。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绝味鸭脖相关投诉超2000条,食材异物、变质问题占比达43%。NCBD报告显示其差评率8.19%,位列行业第二。与此同时,60元/斤的定价策略与王小卤等新兴品牌形成鲜明对比,后者通过30-40元/斤的定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

外部竞争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2018-2024年间,卤制品行业年复合增长率5.93%,但市场结构已发生质变。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零食品牌通过推出便携卤味零食,将消费场景从门店拓展至办公、出行等场景,2024年这类产品的市场份额已达23%。

消费者偏好呈现明显迁移。调研显示,62%的消费者将卤味视为"偶尔解馋"的非必需品,复购周期从每周1次延长至每月1次。这种消费频率下降,与新兴品牌推出的锁鲜装、小份装形成对比,后者通过降低尝鲜门槛刺激消费。


图源:黑猫投诉平台

行业转型的破局路径

面对增长瓶颈,头部企业展开多维探索。周黑鸭通过推出椰子水品牌"丫丫椰"、开发调味品等举措,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28%。煌上煌斥资4.95亿收购冻干食品企业,试图通过技术嫁接延长产品保质期。

绝味食品的转型尝试更具冒险性。2024年在长沙试点奶茶业务,2025年7月推出绝味plus店销售甜品果酒,同时布局原料、物流等领域。但三年累计亏损超3亿元的现实,暴露出多元化战略的整合难题。

供应链优化成为行业共识。绝味食品已建成22个生产基地,通过与华英农业合作实现白羽肉鸭国产化,将原料成本降低18%。周黑鸭在湖北建设的智能工厂,使生产效率提升35%,损耗率下降至2.1%。

数字化转型正在重塑运营模式。绝味食品引入的智能库存系统,使库存周转率提升30%,损耗率减少15%。煌上煌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的精准营销,使会员复购率提高22个百分点。这些技术投入虽短期增加成本,但为长期竞争奠定基础。


图源:绝味鸭脖官方微博

据红餐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卤味行业增速将放缓至3.7%。在这个存量竞争时代,企业需要同时在质价比提升、消费场景创新、食品安全保障三个维度构建竞争力。无论是推出20元价位的锁鲜小份装,还是开发卤味+啤酒的夜宵场景,亦或是建立全程冷链追溯系统,都将成为决定行业格局的关键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