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妖小妖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一、浙江衢州创新公务员考核:网络行为与家风建设成重点
近日,浙江省衢州市委组织部在《党建研究》(2025年第10期)发表题为《推动公务员考核工作提质增效》的文章,详细介绍了当地公务员考核工作的创新实践。其中,衢州市将年轻干部的网络行为、家风建设纳入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的核心内容,制定了包括沉迷网络赌博、发表不当言论等六类22项问题清单。通过与年轻干部签订网络行为规范承诺书、备案10.7万个社交媒体账号,并开展全覆盖上门家访,全面了解干部的家庭关系、兴趣爱好及生活难题,形成“工作+生活”双维度监督体系。
二、全国多地跟进:考核监督从单位延伸至家庭与网络
衢州的实践并非孤例。今年以来,公务员考核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加速推进,各地纷纷将监督触角从工作单位延伸至家庭社区,从现实生活扩展至网络空间。
三、考核结果刚性运用:能者上、劣者汰成常态
各地在优化考核方式的同时,强化结果运用,真正实现“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衢州市搭建“揭榜破难”平台,发布重点攻坚任务并纳入专项考核。在综合保税区建设中,公务员积极响应,推动保税区短期内通过国家验收,创造“衢州速度”。近三年,389名考核优秀的干部获得提任和职级晋升,57名考核较差的干部被调整岗位。
全国层面,公务员年度考核新规明确划定五类不合格情形,包括严重违反政治纪律、不履行岗位职责、群众满意度低、存在廉洁问题或未完成年度任务等。2024年数据显示,全国因考核不合格被调整岗位的公务员达1836人,占总调整人数的18.4%。
四、考核改革: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公务员考核改革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日益精细化、科学化的考核指标与全覆盖的监督体系,正在重新定义新时代“好干部”的标准。通过强化对干部工作与生活全链条的管理,不仅提升了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更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最终受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