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许家印风波前夜:潮汕大佬古少明如何精准抽身恒大?

时间:2025-10-27 20:17:53 来源:壹只灰鸽子 作者:壹只灰鸽子

在商海沉浮中,有人因短期利益盲目扩张,有人因侥幸心理深陷泥潭,但真正能在危机来临前精准预判、果断抽身的企业家,堪称凤毛麟角。2023年许家印被控制事件震惊商界,而早在风暴前夜,潮汕籍企业家古少明——宝鹰集团创始人,已通过一系列操作实现‘金蝉脱壳’,成为这场危机中少有的‘幸存者’。



恒大资金链危机早有预兆:从‘按月发薪’到‘年底结账’

2018年,恒大悄然调整供应商结款周期,将原本的‘按阶段付款’改为‘项目完工后一次性结算’。这一变动被业内人士形容为‘从按月领工资变成年底发全年薪酬’,直指企业资金链紧张的核心问题。尽管许家印对外宣称这是‘优化供应链合作方’,甚至将部分供应商淘汰归因于‘实力不足’,但老江湖们早已嗅到异常。

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多家供应商虽表面附和‘相信许总’,私下却开始收缩业务:有的拒绝承接新项目,集中精力追讨旧账;有的仅选择性接单,不再盲目扩张。然而,仍有部分企业抱着‘恒大不倒,财富不消’的幻想,继续垫资施工,最终深陷债务泥潭。

古少明的‘反常’决策:2019年急售股权套现16亿

在多数供应商犹豫观望时,古少明做出了一个令业界震惊的决定:2019年出售宝鹰集团22%股权,套现16.2亿元。这一决策的背景颇具戏剧性——当年许家印为掩盖资金问题,一方面通过财务手段粉饰半年报,打造‘业绩亮眼’的假象;另一方面在国庆期间高调登上天安门城楼拍照,试图向外界传递‘企业稳健’的信号。



作为恒大主力装修供应商之一,宝鹰集团从2018年起已逐步减少与恒大的合作。古少明发现一个矛盾点:明明各供应商完工项目减少,恒大的营收却逆势增长;一向低调的许家印突然高调宣传。这些异常信号让他决定‘不等答案,先撤为敬’。

2019年12月,古少明与珠海国资达成接盘框架;次年1月15日签署正式协议,1月21日完成股权过户。整个过程仅用一个月,堪称‘教科书级’的风险隔离操作。而他离场后不久,恒大便爆发债务违约,其他供应商再想效仿已无机会。

财务背景成就‘危机嗅觉’:从粮管所会计到商界‘逃生者’

古少明的精准决策与其财务背景密不可分。他出生于潮汕普宁,早年任职粮管所会计,后因数理能力突出被调至深圳一家装修国企担任财务经理。90年代深圳大建设时期,他凭借潮汕人脉与财务专长承接项目,并以此创立宝鹰集团。

宝鹰虽起步于深圳,但真正做大依赖恒大。2015年,宝鹰不仅为恒大项目垫资,还入股50亿元,恒大一度贡献其40%以上营收。这种深度绑定让古少明始终警惕‘大客户依赖’风险。当恒大出现付款周期延长、营收数据异常等信号时,他几乎本能地选择了退出。



接盘方困境:珠海国资‘烫手山芋’与宝鹰的命运转折

古少明全身而退后,接盘的珠海国资却陷入困境。宝鹰集团在国资控股期间承受了恒大危机的全部冲击,2024年因资不抵债被挂上*ST。国资尝试多种挽救措施无果,最终不得不引入两名私人老板作为战略投资者,通过增发股份与委托表决权,将公司控制权重新交回民营资本。

据业内人士分析,国资未直接出售股权退场,主要因股价已大幅下跌,‘割肉’损失过大。即便增发成功,*ST宝鹰能否保住上市地位仍存疑,国资回本周期更是遥遥无期。

商界‘清醒者’的启示:风险意识比短期利益更重要

对比古少明的从容与接盘方的焦灼,这场危机暴露出企业过度依赖单一客户的风险。古少明近日以深圳普宁商会执行会长身份出席活动,照片中神态轻松,与接盘方珠海国资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他的故事为商界提供了一条重要启示:在利益诱惑面前,保持对风险的敬畏与敏锐,或许比追逐短期收益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