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据行业媒体“名酒研究所”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贵州茅台酒在2025年8月市场动销实现环比15%-35%增长,中秋国庆旺季销售额同比转正。这一数据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阶段尤为引人注目。在2025年半年业绩说明会上,茅台管理层明确表示市场趋势持续向好,终端动销增速领跑行业。
华证证券研报指出:三大转型成效显著,动销改善超预期
结合渠道反馈,茅台酒动销自7月起边际好转,8月终端环比增速达15%-35%,9月至今预计同比转正。研报预测,在双节旺季催化下,9月动销同比或实现双位数增长。支撑这一判断的核心因素有三:
1. 需求端边际修复:餐饮消费回暖强化旺季效应
随着各地促消费政策落地,餐饮市场明显复苏。临近双节,商务宴请、礼品消费等场景集中释放,形成需求端强支撑。数据显示,重点城市高端餐饮上座率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2. 经营端策略显效:“三个转型”精准解决供需矛盾
公司持续推进产品、渠道、营销三大转型,依托大数据模型动态调控产品投放节奏。通过“i茅台”数字化平台直连消费者,有效缓解传统渠道库存压力,供需匹配度提升23%。
3. 渠道端信心重构:高管带队深度调研稳定军心
总经理王莉率队走访华东、西南、东北三大核心市场,与200余家经销商展开坦诚沟通。通过优化返利政策、加强物流支持等措施,渠道库存周转天数缩短至45天,经销商打款意愿显著回升。
行业寒冬中的逆势突围:茅台率先穿越调整周期
证券之星数据显示,2025年6月白酒行业动销跌至冰点,渠道库存达历史峰值。《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指出,行业正经历“政策调整、消费转型、存量竞争”三期叠加。在此背景下,茅台7-8月动销快速反弹,不仅为资本市场注入信心,更成为行业复苏的风向标。
华创证券核心观点:确定性优势构筑竞争壁垒
研报认为,茅台已平稳度过行业极致压力期,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
1. 营销体系变革:从渠道驱动到消费者中心
通过“五合营销法”重构终端触达体系,建立2000人规模的地推团队,消费者互动频次提升3倍。数据显示,35岁以下年轻客群占比突破18%,较2024年提升6个百分点。
2. 慢变量深耕战略:构建三维护城河
产品端形成“经典+文化+年轻”金字塔体系,渠道端推进“经销商+电商+直营”协同,消费端强化场景体验。上半年文化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27%,直营渠道毛利率达94.3%。
3. 产能与市场动态平衡:1.98万吨扩产有序推进
根据市场反馈灵活调整基酒投放节奏,确保供需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智能化酿造车间投产使优质基酒产出率提升15%,为长期品质保障奠定基础。
破局行业质疑:年轻化与国际化双轮驱动
面对“消费降级”“用户流失”等质疑,茅台推出两大战略:
年轻化工程:打造Z世代消费入口
推出“茅台冰激凌”“酱香咖啡”等跨界产品,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发起#国潮新酒饮#话题,播放量突破12亿次。与故宫文创、中国航天等IP联名,品牌年轻化指数提升41%。
国际化突破:海外收入同比增31.3%
构建“产品标准+文化传播+渠道运营”六大体系,在巴黎、纽约等地设立文化体验中心。上半年开展32场“茅台之夜”品鉴会,海外经销商数量增至105家,欧洲市场销量占比提升至28%。
市值管理新高度:三大举措筑牢价值基石
华创证券特别指出,茅台市值管理体系化运作成效显著:
这些举措使公司股息率稳定在3.2%以上,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1个百分点,吸引保险、社保等长线资金持续加仓。
长期主义契约:与投资者共筑价值共同体
茅台市值管理的深层逻辑,在于将投资者回报纳入公司治理基因。通过品质坚守、生态培育、承诺兑现三大路径,构建起基于信任的长期关系:
这种超越季度周期的价值认同,正在重塑中国资本市场的股东关系范式。随着注册制深化,茅台模式或将成为消费品行业价值创造的标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