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李辉
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阳澄湖大闸蟹不仅是苏州乡村经济的‘金字招牌’,更是支撑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从养殖到餐桌,这条产业链不仅承载着地方特色,更连接着无数蟹农的生计与希望。
然而,随着气候变化与市场波动,蟹农们在养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融资难题,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关键瓶颈。
经营30余年的水产养殖户宋先生道出了蟹农的普遍困境:
‘我们阳澄湖的大闸蟹虽然声名在外,但蟹农却是看天吃饭。养殖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其中购买蟹苗就占初期成本的三成。为保持流动资金,我们只能通过借款解决。但过去因为缺乏抵押物,申请贷款处处碰壁。有一次,蟹塘就因为资金短缺,差点来不及购买蟹苗。’
在扩大养殖规模、升级设备的关键节点,融资难成为横亘在蟹农面前的一道坎。
了解到阳澄湖水产养殖户的实际问题,平安融易苏州分公司深入养殖场进行了实地走访。
咨询顾问陈斌斌详细记录了蟹塘的养殖规模、水质条件,还深入了解了蟹农的资金需求周期与经营痛点。
经过梳理,陈斌斌为宋先生推荐了无抵押贷款方案,并第一时间匹配合适的贷款额度。
通过线上签约,宋先生在蟹塘边就完成了贷款申请,40万元资金当天到账。
这笔‘及时雨’不仅让他及时购入优质蟹苗,还帮助搭建了智能化水质监测系统。
‘有了平安融易的支持,我们不仅解决了眼前的困难,更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宋先生看着蟹塘边新安装的监测设备,语气里满是踏实,‘现在更先进的水质监测设备到位了,螃蟹的存活率至少能提高15%。’
‘许多水产养殖户在养殖规模升级过程中都存在融资难问题。’平安融易相关分公司负责人表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创新了金融服务模式,简化审核流程、降低融资门槛。同时,AI视频贷款可以足不出户完成申请,智能风控模型将经营数据等转为信用资产,系统可生成定制化融资方案,切实满足农户的实际需求。’
目前,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已形成从养殖、物流到餐饮、旅游的完整链条,每年蟹季带动数以万计从业者增收。
平安融易的‘三农护航计划’正像纽带,将单个蟹农的‘小生计’与产业链的‘大生态’紧密相连,让资金活水精准滴灌产业升级关键环节。
9月中旬,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会同省委金融办、江苏金融监管局、江苏证监局等部门出台《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该方案围绕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行动、绿色金融提质增效行动、普惠金融增量扩面行动、养老金融护航发展行动以及数字金融赋能提升行动五大专项行动,提出20条具体措施,因地制宜做好江苏金融‘五篇大文章’。
平安融易积极响应号召,不断提升普惠金融优质服务体系,服务地方特色小微产业融资,助力地方实体经济发展。
从宋先生的蟹塘放眼望去,平安融易‘三农护航计划’以定制化融资方案为三农开辟融资绿色通道,已深入更多农业场景中,真正为农户排忧解难。
今年以来,其在江苏已为近千个农业小微群体累计发放贷款超1.6亿元,覆盖种植、林业、畜牧、水产等多领域。
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金融力量,平安融易始终聚焦农业经营主体的真实需求,以金融科技为农户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
从深入塘埂的实地走访,到量身定制融资方案;从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到覆盖更广泛人群;平安融易金融服务不仅助力农户解决短期资金周转难题,更扶持农业产业长期提质增效,也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