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南京药捷安康:5天市值飙升2000亿背后的创新药奇迹

时间:2025-09-17 12:09:13 来源:投中网 作者:投中网

5天前,药捷安康-B(股票代码:06680.HK)还是港股市场中一只默默无闻的小盘股。这家总部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仅两个多月,尽管股价较发行价已上涨数倍,但知名度仍局限于创新药专业圈层。根据港交所18A规则,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需在股票简称后标注“-B”,药捷安康正是此类企业的典型代表。

5天后,即2025年9月16日午间,药捷安康突然成为全市场焦点。投资群中频繁出现“药捷安康是谁”的疑问,其股价在短短5个交易日内从9月10日开盘价70.7港元,飙升至9月16日盘中最高679.5港元,市值一度接近2700亿港元。这一数字不仅超越老牌创新药龙头康方生物(市值1200亿港元)和信达生物(市值1600亿港元),更直逼3000亿港元市值的百济神州。

市值神话与股价过山车

药捷安康的市值飙升堪称港股奇迹。然而,这家尚未实现任何营收的公司,在600多港元高位维持数小时后,于9月16日下午2点09分突然跳水。股价在10分钟内暴跌180多港元,引发市场恐慌。尽管抄底资金短暂推升股价,但最终未能阻止下行趋势。截至当日收盘,药捷安康股价报192港元,较盘中最高价跌去75%,市值缩水至762亿港元。尽管如此,与3个月前13.15港元的发行价相比,其市值仍增长约14.6倍。

0营收企业的估值逻辑

药捷安康的暴涨并非完全无迹可寻。8月25日,公司被纳入恒生指数;9月8日,入选港股通标的。南向资金涌入与ETF被动配置,成为股价上涨的直接催化剂。而9月10日发布的临床试验许可公告,则点燃了市场热情。

公告显示,药捷安康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替恩戈替尼,联合氟维司群治疗HR+/HER2-乳腺癌的Ⅱ期临床试验获国家药监局批准。这类乳腺癌占所有亚型的60%-70%,但约30%-50%的患者会在5年内出现内分泌治疗耐药。替恩戈替尼作为多靶点激酶抑制剂,其独特三通路抑制机制恰好针对耐药关键靶点。此前在胆管癌、前列腺癌临床试验中,该药物已显示出对耐药患者超过40%的客观缓解率,市场对其在乳腺癌领域的潜力充满期待。

创新药行业的估值逻辑基于管线贴现。一款潜力药物足以支撑千亿市值想象,而替恩戈替尼的多靶点设计避开了现有药物的耐药痛点,且已在多个癌种中取得积极数据。此次乳腺癌Ⅱ期临床获批,相当于给市场吃下“定心丸”。不过,创新药从Ⅱ期临床到上市的成功率不足30%,替恩戈替尼最快也要到2026年才能提交胆管癌适应症上市申请。

60后南大海归博士的创业路径

药捷安康的崛起,与其创始人吴永谦的背景密不可分。这位60后南大化学系博士,师从有机化学家胡宏纹院士,后赴美深造,研究方向为小分子化合物结构优化与活性筛选。在惠氏、雅培等跨国药企工作期间,他参与过多款上市药物的化学合成工艺开发,其中包括年销售额超100亿美元的高血压神药缬沙坦。

2011年,吴永谦归国加入四环医药旗下轩竹生物,搭建了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平台,并提出多靶点抑制剂研发思路。2016年,他收购南京药捷安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0%股权,成为董事长。当时药捷安康成立仅2年,与药石科技渊源深厚。药石科技作为国内领先的药物分子砌块供应商,为药捷安康提供了技术转化基础。

收购后,吴永谦迅速调整战略,聚焦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领域,放弃原有抗感染药物管线,将资源集中在多靶点激酶抑制剂这一细分领域。截至2025年6月,公司共有8款在研药物,其中3款进入临床阶段,所有管线均聚焦于小分子创新药。

南京创新药生态的崛起

创新药研发需要持续资金投入。药捷安康自成立以来共经历9轮融资,累计金额超17亿元,投资方包括南京紫金、江北基金等本地机构。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作为国家级产业基地,已培育出7家IPO企业,药捷安康与药石科技的联动发展,正是南京创新药生态的缩影。

近年来,南京维立志博生物、先声药业、征祥医药等企业相继取得突破。维立志博于今年7月登陆港股,先声药业的恩泽舒成为我国首个铂耐药卵巢癌全人群适应证靶向药,征祥医药的济可舒则为流感治疗提供新选择。这些成果与南京长期投入密不可分。

尽管面临外部政策压力,但中国创新药行业的拐点已至。药捷安康的案例表明,只要具备核心技术优势与资本支持,即使尚未盈利的企业也能创造市值神话。未来,南京及江北新区有望涌现更多创新药巨头,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迈向全球舞台。


来源:药捷安康招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