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特斯拉约80%的价值将来自机器人Optimus。”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的这番言论,彻底颠覆了市场对这家电动汽车巨头的认知。从自动驾驶到人形机器人,马斯克的战略转型正引发科技圈的深度讨论。
图源:网络
9月2日,特斯拉在X平台发布“大师计划第四篇章”(Master Plan Part IV),将发展重心从电动汽车全面转向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该计划提出五大核心原则:
图源:x
9月7日,特斯拉开通“Tesla AI”微博账号,发布新版Optimus机器人展示视频,暗示其进军中国市场的野心。据首席商业评论查证,特斯拉已与多家企业签署Optimus机器人合作意向书,涉及数量达10,000台。尽管尚未转化为正式订单,这一动向已引发资本市场强烈反应。
过去5个交易日,特斯拉股价累计上涨20.36%,将年内跌幅从-45%扭转至+5%。马斯克本人更斥资10亿美元购入257万股特斯拉股票,推动市值单日激增约1000亿美元。
1. 汽车业务增长乏力
特斯拉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下降12%,净利润下滑20.7%。汽车交付量同比下降13%至38.4万辆,创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新低。碳排放积分业务收入同比大跌50.67%,发电与储能业务营收下降7%。
位置:特斯拉展示厅(摄影:卫明)
2. 机器人量产加速推进
马斯克在All-In峰会上宣布,下一代Optimus V3机器人将实现三大突破:手部灵活性提升、搭载AI大脑、实现量产。根据量产路线图,特斯拉计划2025年生产数千台Optimus,2026年提升至5-10万台,2027年达50-100万台,较原计划提前三年。
资本市场对此反应热烈,三花智控、双环传动等十余只“特斯拉机器人概念股”当日涨停。券商分析指出,中国企业在精密制造、电机、传感器等领域已具备国际竞争力,预计全球人形机器人超60%的零部件订单将由中国供应链承接。
图源:CarWale
尽管市场热情高涨,但特斯拉机器人实际产量截至2025年7月仅数百台,不及原计划5000台的十分之一。业界警告,若供应链企业过度炒作“特斯拉概念”,可能重蹈新能源电池巨头市盈率被透支至2060年的覆辙。
“特链”与“果链”“英伟达链”面临相似挑战:龙头企业对供应链拥有绝对话语权,仅具备制造能力远不足以维持长期合作。特斯拉董事长Robyn Denholm强调,马斯克是“一代人一遇的领导者”,留住他是优化未来的最佳方式。
图源:youtube
马斯克的战略转型,本质上是将特斯拉从电动汽车制造商升级为AI与机器人技术平台。若Optimus机器人实现量产,不仅将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更可能推动社会生产力指数级增长。
正如“大师计划第四篇章”所述,通过AI技术解决现实问题、实现技术普惠,或许是特斯拉迈向“可持续富足”社会的关键一步。这场由马斯克引领的科技革命,才刚刚拉开序幕。
位置:特斯拉展示厅 ModelY L(摄影:卫明)
参考资料:
马斯克真金白银表态 来源:华尔街见闻
马斯克宣布放弃遥控?来源:机器人前瞻
人形机器人赛道的真正老大? 来源:硅步run
特斯拉放弃遥操是真的吗?来源:具身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