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与实施路径

时间:2025-10-30 10:05:09 来源:人民网 作者:人民网



李 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为“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锚定了战略方向。这一规划不仅承载着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更需在百年变局与国内转型的双重背景下,通过系统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本文将从历史方位、指导思想、实践路径三个维度,解析“十五五”规划的核心要义。

一、历史方位:在时代变局中找准发展坐标

《建议》明确指出,“十五五”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需立足两大维度:

1. 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梯式推进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五年规划(计划)始终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工具。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进入快车道: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目标需通过“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三个五年规划接力实现。其中,“十五五”需完成两大任务:

  • 夯实基础:巩固“十四五”成果,应对疫情冲击与风险挑战,聚焦发展安全、破解瓶颈制约,强化经济韧性。
  • 全面发力: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与战略任务突破,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

2. 全球变局下的战略机遇与风险
当前世界面临单边主义冲击、科技革命加速、地缘政治重组等多重挑战,但经济全球化与多极化趋势不可逆。“十五五”需以“危中寻机”的智慧应对:

  • 国际层面:扩大高水平开放,提升贸易投资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增强国际循环话语权。
  • 国内层面:以高质量发展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培育新动能、优化经济结构,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优势。

二、指导思想: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现代化路径

《建议》提出的指导思想,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其核心要义可概括为“四个维度”:

1. 使命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
党的二十大明确,新时代中心任务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五五”需围绕这一目标,排除干扰、集中力量推进现代化建设。

2. 战略取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大国关系与国际形势深度交织,要求以“稳中求进”为基调,通过扩大开放拓展国际空间,确保现代化进程行稳致远。

3. 发展路径:高质量发展与改革创新双轮驱动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需求为目的,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保障,推动经济质效提升与共同富裕。

4. 目标指向:2035年决定性进展
“十五五”需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在高质量发展、民生改善等领域取得标志性成果,为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

同时,《建议》提出“六个坚持”原则:

  • 党的领导:根本保证,需贯穿发展全过程。
  • 人民至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需系统推进。
  • 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 市场与政府结合:优化经济治理。
  • 发展与安全统筹:防范系统性风险。

三、实践要求: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

指导方针需转化为具体行动,核心在于“四个着力”:

1. 构建新发展格局,掌握发展主动权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通过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消除地方保护,同时扩大高水平开放,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例如,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监管执法,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

2.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引领产业升级的关键。需统筹教育、科技、人才,突破原始创新与核心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与未来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3. 保障民生与共同富裕,形成良性循环
将民生改善与内需扩大结合,实施就业优先与居民增收计划,优化收入分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同时,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区域差距。

4. 统筹发展与安全,筑牢风险防线
发展是安全的基础,需通过高质量发展增强韧性;安全是发展的前提,需防范重点领域风险,建立长效机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目前,《建议》已获全会审议通过,国务院正编制“十五五”规划纲要。各地区需立足大局,细化政策、项目与改革举措,将蓝图转化为现实。使命在肩,唯有实干方能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