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当直播电商仍深陷流量博弈的红海,行业竞争停留在话术内卷与流量争夺的浅层逻辑时,东方甄选正悄然掀起一场从“流量依赖”到“产品为王”的深层变革。这场转型不仅重塑了电商竞争的底层逻辑,更成为行业突破增长瓶颈的标杆案例。
作者 |高宇哲,邢昀
10月28日,新东方发布的最新财报揭示了东方甄选的战略转向——聚焦健康高品质的自营品矩阵,通过品类扩容与技术创新筑牢供给根基。数据显示,其自营品已深度渗透家庭消费场景,成为驱动市场增长的核心引擎。这一转型成效显著:投资者根据财报非控股权益及持股比例推算,东方甄选2026财年一季度盈利超1亿元,而2025财年年报更显示,剔除资产处置影响后公司净溢利同比增长30%,其中自营品年度GMV达38.1亿元,成为破局关键。
历经“小作文事件”后的行业质疑与业务阵痛,东方甄选正卸下顶级流量光环,在直播间外书写全新增长剧本。这场脱离流量依赖的“产品革命”,究竟如何重构电商竞争逻辑?答案藏在其对产品力的极致打磨与战略深耕中。
今年8月,东方甄选股价一度飙升至500亿港元,市值创下新高。此时距离头部主播董宇辉离职已满一年,市场曾普遍预测失去超头主播的直播机构将走向衰落。然而,财报数据给出了截然相反的答案:2025财年自营产品SKU同比激增近50%,营收达35亿元,占总营收的80%,成为绝对增长主力。
从流量驱动到产品驱动的转型,在外界解读中常被视为“被迫之举”,但真相是:东方甄选从诞生之初便定位为产品驱动型公司,而非MCN机构。2022年4月,其首款自营产品金枕榴莲上线;同年首场抖音直播中,礼盒装平石头苹果、柞水木耳等产品已显露对品质的坚持。俞敏洪在个人公号中明确表示:“最初确定卖农产品,是为了让基层百姓的产品更好卖,让消费者获得更多优质产品。”

在2025财年投资者业绩交流会上,俞敏洪重申:“从第一天起,我们就明确了‘产品为王’的核心逻辑。”尽管早期因供应链不成熟、定价偏高导致直播间反响平平,但东方甄选始终未放弃通过品质建立品牌信任的初心。2022年6月,双语知识型直播走红后,自营产品迎来爆发期,但流量沉淀的根基仍是过硬的产品力。
主播是流量放大器,产品才是品牌基石。过去头部主播的光环掩盖了产品的底色,而如今财报揭开了东方甄选的B面:截至2025年5月,其自营产品数量已达732款,同比激增近50%,并涌现多个爆款。例如,315晚会后推出的卫生巾新品,经内部近一年孵化、20多版调整,上线两天售罄18万单;自营益生菌上市5个月登顶抖音儿童益生菌榜单;生鲜烤肠累计销量突破2.6亿根。
财报显示,东方甄选大部分营收仍来自抖音,但自营品已成为销量决定性因素。抖音直播间橱窗中,销量前十的产品多数为自营款;同时,东方甄选APP的GMV占比从2024财年的8.4%提升至15.7%,用户下单链路正从“蹲直播间”转向“主动搜索购买”。这一转变印证了俞敏洪2022年8月的预言:“基于外部平台的商业模式具有脆弱性。”彼时,东方甄选已上线独立APP,为转型埋下伏笔。
2025年,俞敏洪首次提出“三角形战略”:以“产品会员体系”为核心,以“APP自有平台”与“抖音直播团队”为两大支撑,构建长期竞争力。数据显示,该财年自营产品GMV占比达43%,较2024财年提升3个百分点;APP付费会员订阅数达26.43万人。这表明,东方甄选的转型并非“告别顶流后的被迫选择”,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产品驱动长征”。
在浙江嘉兴的蚕丝工厂,东方甄选主播穿梭于生产线之间,镜头记录下从双宫茧精选到手工拉制桑蚕丝被的全过程。此类溯源直播在2024年举办了145场,从家纺工厂到虾养殖场,每一场都让消费者直观看到生产细节与品控标准。这种模式让人联想到零售巨头山姆,而俞敏洪提出的“产品会员体系”核心战略,更被外界视为东方甄选向“线上山姆”迈进的信号。
山姆的成功源于“少而精”的选品逻辑与爆款策略,其门店SKU常年控制在4000个左右,自营品占比近三成,每一款都经过全球溯源与多轮品控。例如,进口牛肉需追溯至澳洲、新西兰牧场,并记录饲养周期。东方甄选虽在选品上向此方向靠拢,但自营SKU仅700多个,且受供应链规模限制,部分产品价格尚未达到最低。不过,其在细节上足够用心:自营国产大虾与山东养殖场合作,经历5次检测,要求活虾出塘前30小时停喂以确保虾线干净无腥味。
选品的底气需要供应链托底。山姆通过极致供应链压缩成本,省去中间批发商环节。东方甄选则在全国10个核心城市布局40个仓库,并针对生鲜品质优化生产技术。例如,为解决冻虾解冻后水分过多问题,其升级活虾速冻技术,将水分损耗率控制在5%以内。
建立私域流量池是摆脱外部平台依赖的关键。东方甄选推出自营APP,并于2023年上线199元年费会员服务。尽管年费低于山姆,但会员权益略显单一,规模也远小于山姆的900万会员。为增强用户粘性,东方甄选计划通过“俞敏洪知识分享”等活动,邀请文化名人连麦,将APP打造为产品、内容与用户的超级入口。
成为“线上山姆”并非易事。东方甄选需在选品、供应链、会员体系建设三方面持续投入,短期内或面临成本压力。但长远来看,这种重资产模式能形成“供应链-产品-会员”的正向循环,为长期主义奠定基础。
当流量红利见顶,直播电商的竞争焦点正从“谁更会卖货”转向“谁更懂产品”。东方甄选的转型路径吸引了众多同行:李佳琦所属的美ONE推出自有品牌“所有女生”,三只羊上线“小杨臻选”APP,辛选布局产地仓并推进“去个人IP化”。然而,这条转型之路充满挑战。
第一重考验:逻辑重构。机构需彻底打破流量依赖,将资源从投流买量转向产品研发与供应链深耕。三只羊虽推出自营APP,但因自营产品数量仅40多个,个别产品销量仅两位数,用户心智仍绑定直播间,转型尚处摸索阶段。
第二重考验:品控体系。从“带货者”转变为“产品负责人”,意味着要对质量承担终极责任。辛选曾因品控问题陷入争议,说明全流程管理是转型路上的“雷区”。
第三重考验:用户认知。如何让消费者从“认主播”转向“认品牌”?美ONE推出“所有女生”品牌,试图将用户对李佳琦的信任迁移至品牌符号上。
东方甄选选择稳扎稳打:用两年时间将自营SKU从百余款扩展至700多款,重点强化品控;将APP定位为会员运营平台而非带货工具,通过自营产品吸引会员并形成自发分享。近两年业绩显示,其未实现短期爆发式增长,却在流量波动中稳住基本盘。小作文事件后,毛利率从2024财年的25.9%提升至2025财年的32%。
从2018年“直播元年”至今,行业已走过流量红利期,进入“产品经营”时代。极致低价与情绪驱动的竞争只会压缩利润,过度依赖流量则愈发被动。可持续发展需从“销售驱动”转向“产品驱动”,形成“产品-供应链-用户”的系统循环。
回望东方甄选爆火初期,俞敏洪在公号中写道:“我们的原计划不是爆发,而是循序渐进。”他反思道:“爆红像火山爆发,既具破坏性,也具建设性。火山灰覆盖处,庄稼与粮食会蓬勃生长。”如今,“流量火山”已过,东方甄选仍行走在这场远征中,探索如何让万物在变革中焕发新生。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