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古井贡酒正式发布了其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结果令人震惊——这份三季报被誉为古井贡酒历史上的最差表现。
数据显示,古井贡酒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了25.45亿元的营收,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了51.65%;同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仅为2.99亿元,同比下降了74.56%。
这份不尽如人意的三季报彻底改变了古井贡酒前三季度的整体增长态势。回顾上半年,古井贡酒的营收和净利润还均呈现增长态势,然而,由于第三季度的糟糕表现,导致前三季度整体营收为164.25亿元,同比下降13.87%;净利润为39.60亿元,同比下降16.57%。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营收和净利润指标外,古井贡酒的存货和合同负债指标也持续恶化。
今年以来,古井贡酒的存货金额不断攀升。财报显示,2024年末公司年初的存货金额为92.64亿元,上半年存货为94.04 亿元,而截至9月底,存货已升至98.47亿元。
合同负债指标是衡量公司向经销商“压货”程度的重要参考。2024年第四季度,古井贡酒的合同负债突然从三季度的19.35亿元激增至35.15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50.86%。这种异常的增长被业内普遍认为是“向经销商压货”的行为——即通过提前收取货款来虚增业绩,但同时也将库存风险转嫁给了渠道。
然而,这种压货模式在2025年上半年开始显现出其后遗症。随着经销商打款意愿的枯竭,合同负债大幅回落,部分区域甚至出现了“经销商跑路”的现象。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古井贡酒的经销商总数为5062家,较年初减少了27家。其中,华中地区减少了32家,华北地区增加了18家,而华南地区则减少了6家。
作为业绩“蓄水池”的合同负债,从年初的35.1亿元锐减至2025年上半年的14.3亿元,截至9月末更是继续下降至13.44亿元。这意味着21.66亿元的储备已经消耗殆尽。若渠道需求继续疲软,古井贡酒的营业收入将难以得到弥补,业绩下滑的风险将显著提升。

由于三季报业绩的大幅下滑,古井贡酒董事长梁金辉在退休前实现300亿元营收的目标恐怕将难以实现。
今年59岁的梁金辉,已经在古井贡酒扎根36年,并正式掌舵11年。作为距离2026年退休仅剩一年的掌舵者,他曾将带领企业突破300亿元营收视为自己职业生涯的收官之作,并制定了“2024年营收打底244.5亿、2025年增长20%破300亿”的路线图。
2025年秋,古井贡酒董事长梁金辉到访中国酒业协会时表示,面对当下消费需求、场景、群体等不断变化,古井贡酒积极应对,坚持“全国化、次高端”战略,深化市场建设,创新营销形式,围绕“品牌、渠道”双发力,在省外市场布局“体验店+专卖店”,开创“古井轻度”、“轻养社”等适合消费者饮酒体验新场景的需求。用“即时养生+场景体验”来重构“人+货+场+数”。
然而,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这位酒业老将也只能徒唤奈何,带着遗憾告别自己的职业生涯。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